第3部分(4 / 4)

透視迴環遊視。為了保持這種迴環或多重透視,畫家有時用留白(但不是人為的,而利用自然的景物如雲霧)來造成距離的幻覺,或利用山形曲線所具有的幻覺性,微妙地由一個景所含有的透視傾向轉移到另一個透視傾向。由於畫家要交還給觀者他應有的活動性,除了幻化了透視傾向以外,還避免了光源和明暗法,到了倪瓚,甚至完全透明無礙。

中國古典詩裡,利用未定位、未定關係、或關係模稜的詞法語法,使讀者獲致一種自由觀、感、解讀的空間,在物象與物象之間作若即若離的指義活動。我在“語法與表現”裡,曾經提出“松風”“雲山”等中國古典詩中常見的詞語,並說英文大多譯作winds in the pines(松中之風)或winds through the pines(穿過鬆樹的風),這種解讀把“松風”所提供的“置身其間”、物象併發(既見松亦感風)的全部環境縮改為單線的說明。又如“雲山”常被解讀為clouded mountains(雲蓋的山),clouds like mountains(像雲的山)或mountains in the clouds(在雲中的山),但事實上,就是因為“雲”與“山”的空間關係模稜,所以能夠同時相容了三種情況。像這樣我們習以為常的詞語,呈現在我們感受心鏡中的,是玲瓏明澈的兩件物象,我們活躍在其間,若即若離地,欲定關係而又不欲定關係。類似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