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幫馬屁精張羅。
果然,一年之後,曹丕再度率領大軍前來征伐,只不過,很沒有出息的望洋興嘆一番主動撤軍了——出廣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圖也,乃還。
曹丕的主動放棄,意味著孫權離自己的終極夢想又進了一步,很迷信的他甚至還找了江東很有名的“大師”趙達算了一卦,趙達捏指一算,說了一句屁話:曹丕不會再來了,但是,吳國運勢必衰於庚子歲啊。
哦?孫權心中一驚,連忙問:還有多久?
趙大師又捏指一算,說:58年。
孫權掂量掂量自己的歲數,估計很難活到那一天,不覺鬆了口氣:眼前的事情還忙不過來呢,哪裡顧得著那麼久遠的事情,這是我的子孫後代考慮的,和我無關了。
命運這種東西,信則靈,是真的,還是後人附會暫且不論,反正,曹丕此次撤退,讓孫權心裡有數了。
而後曹丕的“英年早逝”更是讓孫權獲得了意外收穫,他的稱帝計劃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這期間,周魴很牛叉的來了一次苦肉計,向曹魏詐降,成功的勾引曹休上當,在石亭由陸遜統軍,誘敵深入給予致命打擊,更是確保了短期內曹魏不會大舉騷擾自己的美夢。
所以,當文武百官在孫權的暗示之下,再度以種種的符瑞證明孫權乃是天命所歸的時候,孫權不再推辭了——無非是黃龍和鳳凰在武漢獻身而已。
說來也是,這幫本來很神聖的東西在這幾年中忙的焦頭爛額,頻繁的下凡,依次在譙和成都、漢水出現之後,這一回又溜達到了武昌:神仙也貶值啊,按照這種出現機率。
不過孫權無所謂,所以,很大方的坐上了末班車:改元為黃龍元年(229年),國號為吳,追尊父親破虜將軍孫堅為武烈皇帝,母親吳氏為武烈皇后,兄長孫策為長沙桓王(沒有辦法,親兄弟也要明算賬,不然的話孫策的後人爭權奪利怎麼辦?必須保證皇室在自己的這一支脈中延續),孫登為皇太子,顧雍為丞相,陸遜為上將軍,諸葛謹為大將軍。
對於東吳的稱帝,在蜀漢帝國內部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一些把忠孝仁義讀死了的學士一個個慷慨激昂,認為孫權這是對蜀漢的背叛,乃是無恥的行為,於是強烈要求與之斷交,以示懲戒。
諸葛亮不傻,不會被這種憤青言論左右,這樣的話懲戒的就是自己,現在蜀漢有這個實力兩線為敵嗎?所以,堅決維護雙邊友誼,並且主動派陳震前往江東慶賀。
一看諸葛亮如此的高姿態,孫權很高興,僅存的理論上的擔憂也不存在了,於是,按照慣例,來了一次比較厚顏無恥的“平分天下”協議: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孫權的此次稱帝卻開啟了江東勢力的下滑程序,有一些,是可以避免的,有一些,卻是種子早已種下。
42—03:岔路,紛爭不止(1)
在孫權稱帝的前後,先後發生了兩起叛亂,第一起是戲口守將晉宗殺了守將王直投奔魏國,曹丕以他為將軍數次侵犯東吳邊境,不過僅僅一個月,就被賀齊和糜芳(看,出場了吧?是被老羅寫死的)剿殺。
真正起到惡劣影響的是4年之後,也就是黃武6年,韓綜的背叛。
首先是他的身份,韓綜是韓當的兒子,韓當是3朝*了,病逝之後韓綜直接接替了他老爸的部署。
這個起點算是高的了吧?而且孫權也很照顧他,在自己親征石陽的時候,因為韓綜還在守喪期,所以就把他留在了武昌,可惜,這個傢伙在這個敏感的時候還搞出了很多的*和不法行為,結果被人舉報了。
孫權看在韓當的面子上沒有當一回事,只是警告了一下下不為例,但是,韓綜心眼比較小,怕以後會被穿小鞋,最不濟也會影響升遷,總之,在他的自我評價中,以後在吳國是沒有前途了,還不如另尋發展呢,於是,就忽悠著宗族部署數千人完成了偷渡計劃,跑到了魏國。
和晉宗的區別在於,韓綜的軍事能力不錯,為禍江東邊境很多年,直到後來的東興戰役,才軍敗身死,被諸葛恪梟首在江東境內爭相傳閱。
一代英豪的後代如此結局,真是家教不嚴啊。
但是,和下面我要講的事情,這些都是小兒科了,就像面板病,看著噁心,也很煩惱,但是,並非頑疾,是可以根治的,有個內傷卻是伴隨著孫權的崛起、巔峰、下滑直至東吳政權的滅亡,都沒有治癒。
這就是孫權和地方大族之間根深蒂固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