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我山之石 作者:吹嘻

進,就會有後退;有勝利,就會有失敗;有成功,就會有挫折;有輝煌,就會有暗淡。危機永遠存在,風暴還會再來,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在這樣一個前提下,有思想準備比沒有思想準備好,有思想武器比沒有思想武器強。

*

先秦諸子留下的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而是應對變革的思想方法。有了這些思想方法,我們在遇到危機的時候,就知道該怎麼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

*

先秦諸子之所以偉大,就因為他們的爭鳴雖由“救市”而起,他們的思考卻超越了這個話題,想得更深刻、更長遠。

*

講先秦諸子,最忌諱的是三條,一是急功近利,二是非此即彼,三是一家獨大。最成功的不一定就最正確,不管用的也不見得沒影響。繼承思想文化遺產,絕不能搞“成王敗寇”那一套。

【貳】

鏈條一斷,天下大亂。

【叄】

在西周實行的制度中,封建、宗法、禮樂是三位一體的,合起來叫“家天下制”,也叫“邦國制”。其中,封建是政治制度,宗法是社會制度,禮樂是文化制度。封建制管國家形態,宗法制管社會結構,禮樂制管文化心理。天下、國、家,以及人與人的關係,就靠這三根鏈條來維繫。

【肆】

實際上,任何真正的思想家,思考都是獨立的,與階級立場無關。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立場有傾向,思考須獨立”。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為“草根”說話的思想家。

*

天下大亂,孔子認為是“秩序出問題”,墨子認為是“秩序有問題”;孔子認為是大家都不守規矩,墨子認為是那個規矩根本就要不得。

*

在墨子看來,當時的社會之所以“天下大亂”,需要“救市”,直接的原因不是“犯上作亂”,而是“弱肉強食”。根本的原因,則在於沒有公平與正義。其具體表現,就是人與人之間,人格不平等,分配不公平。因此,“救市”的方案,就應該從人際關係和分配辦法入手,建立公平正義的新秩序,建設公平正義的新社會。

【伍】

平等的意義有兩條,一是人格平等,二是機會均等。只要做到這兩條,先富後富,多富少富,不是問題。

*

任何改革方案,都必須有可行性。所謂“可行”,還不僅是“可操作”,更重要的,是“合人情”。

【陸】

要弄清楚一個人哪些地方不對,或者哪些地方不妥當、不周全、有問題,最好聽聽反對派怎麼說。反對派的意見,雖然未必就正確,但一般都能說到點子上。

*

真正的反對派,有水平的反對派,常常比我們自己還了解我們。

*

損人利己,是絕對不能提倡的。它對社會、對大家、對每個人都不利,都是損害和禍害。

*

咬人的狗不叫,會叫的不咬人。那些真正損人利己的傢伙,幾乎從來都是隻做不說的。

【柒】

倫理學的核心問題,就是道德的“如何可能”和“怎樣可能”。

*

道德的前提,是承認每個人的“利”。道德的目的,歸根結底也是為了保證每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不受損失。利之所在,豈非德之本源? 。 想看書來

本書看點(2)

*

一個愛別人、幫別人的人,也能得到別人的愛、別人的幫助,正說明這個社會是健康的。如果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英雄們,不但要流血,還要流淚,那就反倒不對了。

*

不要簡單地把思想家分為“左派”和“右派”,左右是會相互轉化的。

【捌】

天意即民意。因此,君主的領導權,名為天授,實為民授。也因此,如果君主太不像話,人民就有權廢了他。

*

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是既講君權也講民權,不講平等卻講對等的。

【玖】

不要以為讓人說話、多聽意見就是*。*首先是權利,不是義務。

*

任何在人間建設天堂的主張,一旦實施,建設出來的都勢必是“人間地獄”。

*

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在於它不是現實,而且離現實比較遠。近,就不是理想,而是目標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