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3 / 4)

小說:重生女主播 作者:垃圾王

子,彭佳戳戳元小聰,示意她回頭看灶臺。

元小聰還真是吃遍全國,居然認得那道菜,道:“這不是手抓羊肉嗎?相傳手抓羊肉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現在流行的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切片後上籠蒸熱蘸三合油;冷吃就是切片後直接蘸椒鹽;第三種是煎吃,就象現在這樣用平底鍋煎熱,邊煎邊吃。你想要?咱們再來一份煎手抓羊肉吧?”

彭佳點點頭,老闆自然不怕顧客能吃,一時三刻兩份小份的煎手抓羊肉就端了上來。這手抓羊肉的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羶、色香俱全,讓彭佳和元小聰吃得大呼過癮。

飽餐一頓之後,彭佳和元小聰就出去找紀芳他們。因為約好了40分鐘後在停車處集中,所以倒是不怕人走失,大夥各自結伴去吃自已中意的美食。

“來來,二位美女,不如來嚐嚐這道風味獨特的羊腸面。”說話的是趙軍,他正埋頭在一個大海碗裡狼吞虎嚥,哪有一點律師的樣子。

羊腸面是青海省省會西寧地區常見的一種風味小吃。它以羊腸為主料, 並伴以熱湯切面共食。做法是將羊的大小腸管洗淨,腸壁油不剔剝,裝入蔥、姜、花椒、精鹽等為佐料的糊狀豆麵粉,扎口煮熟,並在煮羊腸的湯內投入已煮熟的蘿蔔小丁、蔥蒜丁混合的梢子湯。羊腸分為肉腸和麵腸之分,肉腸之中是羊的內臟等經過調味製作而成的。趙軍這個攤子的老闆很實在,還有用煎鍋煎出來的大肚片,以及上好的羊腿肉鋪在面上,可謂是色香味美,難怪趙軍吃得這麼過癮。

“不了,我們剛吃了釀皮和手抓羊肉,肚子飽得很,吃不下了。”元小聰從實招來,然後扯著彭佳一路走去。

其實這條美食街也並不長,大約一公里長的樣子,彭佳和元小聰又走了幾步,便看到了紀芳和蘇勇,他們正起身付賬,看樣子也是吃得不亦樂乎。見到元小聰和彭佳,夫妻二人向她們點了點頭,正要開口說什麼,突然,前面不遠的小攤子上響起了爭執聲,一聽這聲音,紀芳臉色一變,道:“不好,是劉小蘭。她怎麼會和人家起爭執呢?”

紀芳知道這裡民風彪悍,只不過因為停留的時間短,所以忘了提醒隊友們要注意低調忍讓,畢竟這裡是多民族聚集區,在內地管制很嚴的刀械,在這裡隨處可見。路邊的少數民族的小販們,身上就公開帶著刀。這也是民族政策所決定的。別說刀了,就連槍支聽說也在地下偷偷有人使用。這要是和人爭執了,被人捅一刀那可就麻煩了。

所以紀芳拉著蘇勇很快跑向爭執的攤點。

彭佳和元小聰自然也是很快跟上。

“紀姐,他們偷吃秤。”一看到隊友出現,劉小蘭好象找到了主心骨似的,眼淚汪汪的樣子,顯然是被嚇壞了。

“什麼偷吃秤,你自已說要這麼一塊,我就給你切下來了,你又不認賬。這切糕切下來,就不能再補回去了,你不買難道我自已吃?”一個滿臉鬍子、個子高大結實的男人手裡比劃著明晃晃的刀,看樣子是切切糕用的刀,但他這麼在顧客面前起勁比劃,顯然不僅僅是推銷產品這麼簡單。

切糕是瑪仁糖的俗稱,是一種新疆南疆維吾爾族人採用傳統特色工藝,選用核桃仁、玉米飴、葡萄乾、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棗等原料熬製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因出售時一般用刀從大塊瑪仁糖切下小塊,因此又被稱作“切糕”。

原來劉小蘭吃完飯,走到這,看到了色彩豔麗的切糕,又聽攤主說這玩意可以帶著貯存好久也不會壞,便動了心思要買一塊放在路上吃,也算是糧食儲備。沒想到,這攤主一刀下去,這麼一塊切糕就要80多塊。

“我又沒叫你切那麼多,我只要這麼一小條,你自已切這麼大份的。”劉小蘭有隊友在身邊,多少有了底氣,情緒好轉起來。

“反正我們切糕切多少就是要賣多少,快把錢拿來,否則……哼哼……”

第二百九十八章:一路前行

這個大鬍子的新疆人說話,又把刀拿出來比劃了幾下。

“你……”劉小蘭氣壞了。

“算了,小蘭,還是買下來吧。”說話的是紀芳,她知道這些人根本沒道理可講的,好勇鬥狠,出門在外,還是以忍為上。

“好吧。”劉小蘭聽紀芳這麼一說,也覺察出這時候身處異鄉,不是爭執的時候,於是便點了點頭。

“呵呵,小妹妹,你剛才早答應就好了。咱們也不用吵這麼一切了。”那個攤主把劉小蘭遞過的錢接了過來,倒還是找了零給她。

“你看,咱們這不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