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委託代理商轉手cāo作,很多時候甚至要購買黑市場外匯進行交易,交易的公開xìng和交易資訊獲取的平等xìng得不到保證,因而總體上保值效果不佳,國內企業對市場的影響力很小。
這其中中航油是新加坡紙貨市場航空煤油期權產品交易的做市商,地位想當了得,而紙貨市場的交易通常是一種信用交易,履約擔保完全依賴於成交雙方的信譽,從前年開始,中航油進入石油期權交易市場,開始還賺了不少,但後來隨著公司內部的控制機制失效,總裁一個人說了算,又適逢國際油價開始快速上漲,押注石油價格會跌的中航油頓時損失慘重,而發現虧損後,其總裁依舊一意孤行,不斷延期交割,導致保證金水漲船高,最後終於翻船!
事情並不複雜,雖然有教訓,但楊星一直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必須交點學費吃些苦頭才知道水深水淺,這只不過是其中一朵小浪花罷了。只是此事對國內震動不小,為了不再受制於人,恢復曾在1993年建立的國內石油期貨市場的呼聲rì益高漲。
其實早在中航油事件爆發之前,新加坡燃料油紙貨市場就經常發生國際能源巨頭逼倉中國企業的情況,經常令中國進口商出現虧損。中航油事件jǐng示人們,海外衍生品市場風浪巨大,國內企業進行境外衍生品交易往往會因交易場所處於海外、交易對手實力強大而處於不利地位。中國企業在海外衍生品市場上與跨國公司較量,對手在自己制定的比賽規則下薰陶多年,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缺乏經驗和實力的中國企業一上臺就處於不利位置,很難打贏比賽。想改變現狀,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加快建設中國自己的石油期貨體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
章節目錄 第七百三十六章 石油期貨
1965到2005的40年間,中國的石油消費以年均8。85%的速度飛速增長。石油消費量佔世界石油總消費量的比重也由0。82%幾乎被忽視,激增到目前佔8。53%的石油大買家的地步。受產量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目前石油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依賴進口。1993年我國由石油淨出口國轉為石油進口國後,zhōng ;yāng對於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憂心忡忡,當初文仁貴願意接納楊星的投靠,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他提出解決石油依賴進口的一攬子方案。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出乎不少專家預料,以往一旦中東地區開戰,國際石油價格就會大幅下跌的模式失靈,油價不降反升,中航油之所以出事,就是因為根據以往經驗判斷失誤。而楊星提供給國內的秘密報告更是預測石油價格將會一路瘋漲,從現在的30美元一桶上下一直升到200美元左右,帶給全世界的製造成本上升和通貨膨脹壓力將是空前的,國內必須未雨綢繆,早做防備。
面對石油對外依存度的持續增加,國際油價波動增加,國內相關石油企業經營風險越來越大的不利局面。為化解進口石油價格風險,緩解與rì俱增的能源危機,zhōng ;yāng很早就做出了部署,開始採取著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發展新型能源和推出石油期貨等多元化手段應對。
而國內推出石油期貨。就是想要取得一定的國際石油定價權。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有預測顯示照現在的經濟增長速度,本世界中葉中國的能源消費量就會超過美國,躍居全球首位。可是儘管我國巨大的油品需求已經對國際石油市場供求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在國際油價的制定中卻作用甚微。有資料表明,中國目前的石油進口量佔世界石油供應的2%,但是在影響石油定價的權重上卻不到0。1%,甚至還不如近鄰印尼和韓國。
目前國際上石油交易以期貨為主,跟三大鐵礦商壟斷全球鐵礦石交易不同,由於石油生產國遍佈世界各地,即使是中東產油大國組成的歐佩克組織。現在能控制的石油產量也不到世界產量的一半,對於石油定價權也沒有昔rì石油危機時那樣大。現在cāo縱石油價格的往往不是產油國,而是由投機家、對沖基金和大銀行組成的金融資本,他們最樂意參與石油期貨買賣。使得最近幾年國際石油價格經常會出現背離供需關係的古怪價格,也吸引更多冒險家們加入進來,把石油期貨變成了一個大賭場式的新發財樂園。
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貨市場有4種著名合約:紐約商業交易所(NYM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合約、東京工業品交易所(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