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高硫原油期貨合約,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xìng原油期貨合約。
其實早在1993年初,國內就在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過自己的石油期貨交易,後來原華南商品交易所、原běi ;jīng石油交易所、原běi ;jīng商品交易所等也相繼推出了石油期貨合約。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rì平均成交量已經超過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貨市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但是很快由於實行石油zhèng ;fǔ統一定價而暫停交易。在之後的九年裡,中國的石油期貨市場一直處於空白階段。
轉機出現在2001年,我國正式放開了燃料油的價格,完全靠市場力量來調節其流通和價格,燃料油成為目前我國石油及石油產品中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品種。而按照我國對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從2004年1月1rì起,將進一步取消燃料油的進出口配額,實行進口自動許可證制度。燃料油現貨市場已經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為我國恢復燃料油期貨打下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石油期貨實際上並不止原油期貨一種,其下還包括有汽油、柴油和燃料油等多種成品油期貨。導致中航油兵敗新加坡的就是燃料油交易。燃料油是煉油工藝過程中的最後一種產品,根據加工工藝流程,燃料油亦叫做重油,通俗點說就是石油jīng煉過後剩下的邊角料。不過在化學家眼裡沒有廢物,經過石油工業百年的努力。燃料油現在廣泛運用於發電、鋼鐵、建材和化工行業。當石油價格比較低廉時,燃料油一度曾是發達國家消費量最大的油品。即使是經過兩次石油危機後,依然佔據了國際成品油的很大份額。
在石油燃料中,燃料油主要受原油價格、國家政策、煉油裝置開工狀況、原油加工深度等因素的影響,想對其進行長期預測有較大難度,尤其是在世界範圍內它的變化更難把握。所以它同與原油一樣,燃料油市場一大特點是價格波動非常劇烈,而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金磚國家們經濟飛速增長,對於燃料油的需求巨大,為了保證這些國家企業運營的安全,往往會採取燃料油期貨來進行套利保值。
燃料油是許多基礎xìng行業能源供給的基礎,任何國家都要它進行一定的能源戰略儲備,這是涉及到國家和民族生存的大問題。中國這幾年進口原油數量巨大,為爭取主動一直很想獲得國際定價權,可在這方面屢屢碰壁,反而讓新加坡這個小國走在了前面。世界上燃料油消費國主要集中在東亞,新加坡和中國分別是亞洲第一和第二大的燃料油進口國,新加坡卻擁有燃料油的國際定價權地位。新加坡很有戰略眼光,利用其佔據世界黃金水道馬六甲海峽的便利,使得新加坡成為世界石油交易中心之一,也是國際上最重要的燃料油市場和集散地。
針對這種尷尬局面,2001年上海期貨交易所專門成立石油期貨開發小組,並於同年正式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一份洋洋數萬言,關於恢復石油期貨交易和新加坡競爭的申請報告。上海期交所給自己制定了一個三步走的石油期貨計劃,就是先從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燃料油交易開始,配合國家石油政策的調整,在開設更多成品油專案,最後逐步擴大到所有石油產品上去。
面對這幾年國際石油價格逐步走高和國內進口石油數目不斷增加的現實,以及國內要求建立石油期貨規避石油價格波動風險的呼聲越來越高,zhōng ;yāng經過深思熟慮後終於同意了這個計劃,而由於楊星的出現,導致了全國期貨市場聯手,上海聯合期貨交易所的出現,使得燃料油期貨在今年確定要正式上市,而“中航油事”更是加強了這種緊迫感,聯合期貨交易所推出的燃料油期貨合同幾乎一下子就和新加坡紙貨市場規模齊平,想要和其別苗頭的意思很明顯。
不過相比人人都可以開戶參與炒賣的黃金期貨,燃料油期貨畢竟還是和老百姓隔得比較遠,真正開始參與的都是與石油有關的機構投資者,所以短時間內還無法獲得類似黃金期貨推出時那樣的轟動效應。
但從經驗上來看,最早參與國內大宗商品期貨買賣的投資者只要不太貪,都能獲利甚豐,熟知歷史的楊星當然不願意放棄這個大好機會。況且上海期貨聯交所的根本是想用燃料油期貨當問路石,作為原油下游產品,它的定價和原油價格息息相關,聯交所就是希望利用燃料油期貨開啟整個原油和成品油期貨的大門,繼而掌握住石油國際定價權。
過去中國燃料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