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足以引起業內專家的關注。它旗下收購比亞迪後更名為星迪的公司在鋰電池方面的研發終於有了突破,正式宣佈為集團所有數碼產品使用的鎳氫等充電電池提供升級,將全面使用鋰電池淘汰老產品。
同時星迪還宣佈和日立公司合作,研發新型車載鋰電池以及對應的快速充電裝置,可以直接使用家用220伏或110伏插座為電動車輛充電,如果實現,中星國際旗下的電動汽車無疑就有了更成熟的動力平臺。另外星迪還公佈了比鋰電池更先進的鋰聚合物電池的試產品,並現場使用一臺上網本電腦做了展示,由於鋰聚合物電池可以任意塑形,不但這臺上網本做的非常輕薄,而續航時間也大大延長,足足超過普通膝上型電腦一倍的使用時間讓人印象極為深刻。
這種涉及到產品能源方面的重大改進,可能並不入與會大部分科技宅男之眼,畢竟S7手機和賽格威風火輪更能吸引眼球。但在世界各地趕來的業內行家眼中,星迪研發的鋰電池無疑更有意義。此前鋰電池技術基本被韓日等幾家大廠壟斷,此前比亞迪憑藉低價打破了他們壟斷手機電池的圖謀,成為手機電池產量大戶。現在又研發出先進的鋰聚合物電池,在質量上也開始領先,這標誌著世界充電電池行業要開始大洗牌了。
但星迪的競爭競爭對手如果知道在星斗研究院的實驗室裡,正在把才開發出的石墨烯技術應用到充電電池內部,已經把電池續航力延長了一倍後,恐怕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竊取星迪的技術了,這可是楊星投入巨資在石墨烯技術上所獲得的第一個回報。
楊星如此重視電池技術,主要和他前世的記憶有關。他前世也算是個小小的數碼技術愛好者,很喜歡追逐標新立異的數碼產品,但凡有最新款數碼產品問世,即使沒錢購買也會跑到數碼賣場裡去現場試玩一下滿足好奇心。
但是在把玩浩如煙海的數碼產品中,他發現了數碼產品都有一大通病,就是功能越複雜,使用時間越短。一臺單反相機,通常的五號電池只能支援幾分鐘,即使使用專用充電電池也不過多支援幾小時而已。
一臺大螢幕彩屏手機,使用智慧作業系統宛如小電腦,幾乎無所不能。但是玩玩遊戲看看影片,頂多支援一天就沒電了。所以前世裡關於蘋果手機有一個著名笑話,使用蘋果手機的男人都是顧家好男人,因為他必須每晚回家為手機充電。當時在業內號稱效能最優秀的蘋果尚且無法做到長時間使用數碼產品,其他廠家就更不用談了。
事實上由於電池技術的滯後,嚴重製約了IT產業發展這點,業界早就有了共識。但即使知道原因,但在沒有**性技術誕生前,電池的電量不足一直是個束手無策的無解難題。楊星雖然變不出一項電池的偉大發明,但自認為石墨烯技術算是個努力的方向,另外燃料電池技術也可以考慮,所以他早早就讓星斗研究院加強這方面的研究,現在終於小有成果,至少在自家數碼產品上,電池能夠成為一個領先優勢。
楊星認為作為重生者,最大的優勢莫過於能掌握住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潮流,儘管由於他的亂入導致蝴蝶效應已改變了不少人和事,但是強大的歷史車輪並不會因為一兩人的存在而有太大的偏移。這種情形下,先人一步開發出一些未來確定實用化的技術,為己為國謀福利,就是他最大的成就了。
所以這次年會上他除了開幕式的演講外,還親自做了一次重要的技術推介會,內容既不關外形拉風的賽格威風火輪,也不是功能強大的“神聖”手機。而是他在大會第三天即將閉幕前登臺演示的“星計算”。
“為了加快‘智慧時代’的實用化,我們認為網際網路時代需要新的技術來推動。新的產業**基於網際網路的快速擴張,雖然前不久發生在納斯達克的悲劇讓人遺憾,但我一向認為一個產業的如果沒有經受過低潮甚至是潰敗的考驗就很難持續發展。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名詞很受國外欣賞,那就是‘危機’,在危險中隱藏著更大的機遇。這次網際網路正是一次‘危機’。經過大浪淘沙,一味炒作概念的企業終被淘汰,剩下就是擁有光明景的企業,比如《星動網路》和《黑洞軟體》。”
楊星站在臺上侃侃而談,臺下一陣笑聲響起,這次的聽眾大部分是西方人,接受西方商業環境薰陶的他們很是欣賞楊星的自誇,並不覺得這樣的炫耀有什麼不對。《星動網路》和《黑洞軟體》的成績擺在那裡,說它們是納斯達克股市上碩果僅存的幾家逃過納斯達克崩盤的網際網路企業並不為過。
“我們正在考慮啟動一項名為‘星計算’的計劃,這是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平行計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