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不少是網際網路和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專家,應該對分散式計算或網格計算、平行計算和虛擬化技術不陌生吧?”楊星直接丟擲了幾個專業術語,登時臺下喧鬧的聲響為之一靜,看門道的行家們都嚴肅了起來。
分散式計算技術其實源於網際網路的特點,網際網路實際上就是一張遍佈全球透過無數節點聯絡起來的資訊網路,而分散式計算就是利用了網際網路和電腦隱藏的一項本領發展起來的。
隨著電腦的發展,早已超越了最初的設計目標,成為了一種無所不能的工具。作為電腦核心的CPU不得不在設計時加入了許多可能在實際應用中一輩子都不用到的本領,這就是為什麼電腦中央處理器被稱為通用處理晶片的原因,而結果就是CPU的效能大大富餘,有調查顯示一般人只能使用35,其餘效能都白白浪費了。
同時在現代科研中,對巨大計算能力的要求越來越迫切,這也是超級計算機熱銷而原因。但一臺超級計算機價格昂貴,維護更需要專業人員和技術,使用門檻太高。而有些聰明人就獨闢蹊徑,覺得透過網際網路把多臺電腦聯起來,再把需要巨大計算能力解決的問題分成許多小份,然後將這些小份分配給眾多計算機,利用它們閒置計算能力處理,最後再將這些計算結果綜合起來得到結果,這就是分散式計算技術。
分散式計算技術現在已經有多種方案在實際應用,在分析來自外太空的電訊號、尋找隱蔽黑洞、探索可外星智慧生命、或是尋找超過1000萬位數字的質數,甚至尋找對抗艾滋病毒的藥物方面,都開始大顯身手。
而平行計算從理論上看和分散式計算類似,也是把龐大任務分解為多個小任務,交給用多個併發的處理器執行計算處理,但平行計算一般來說應包括至少一臺擁有多處理能力的電腦和一個和它相連的計算網路才行。
現在採用平行計算的多是特殊專業的企業使用者,使用工作站機群、大規模並行處理機以及超級計算機等,和分散式計算的普通家用計算機不同。楊星提出的多核CPU技術,嚴格來說就是利用的平行計算技術。
至於虛擬化技術則是CPU設計中的專有名詞,指計算機元件在虛擬基礎環境而不是真實的操作平臺上執行,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單CPU模擬多CPU並行,允許一個平臺同時執行多個作業系統,並且應用程式都可以在相互獨立的空間內執行而互不影響,從而顯著提高計算機的工作效率。簡單來說就是在蘋果電腦的執行windows作業系統,或是使用“星戰”作業系統手機玩塞班手機的遊戲,互相使用而不影響一個道理。
章節目錄 第五百四十一章 星計算
第五百四十一章星計算——
第五百四十一章星計算
楊星丟擲分散式計算、平行計算和虛擬化等電腦科學的前沿名詞,一下子就震住了與會的大部分聽眾。中星國際旗下公司的資訊化建設一向在業內名列前茅,剛剛提出的“智慧時代”計劃,囊括了“智慧辦公”和“智慧製造”等概念,在硬體建設共上已經走在前面,現在又丟擲這個“星計算”計劃,明顯是要在軟體環境上也要有大動作。
下面的聽眾都是IT產業的精英人物,楊星解釋起“星計算”計劃時也就儘量簡明扼要。“星計算”是一種基於因特網的超級計算模式,打個比方,就是利用散步在世界各地的資料中心或是超級計算機,以網際網路為基幹,構成一張類似於星座圖的巨大網路,再把成千上萬臺電腦和伺服器連線在一起,可以發揮出每秒10萬億甚至更高的運算能力。
擁有如此強大的計算能力,甚至可以完成模擬核爆炸、預測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等巨大資料的處理和計算,而使用者透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網際網路,可以直接在資料終端讀取和運算元據,大量繁瑣複雜的計算任務可以交給資料中心處理,而終端產品的效能就不必很強大,就能獲得類似普通家用電腦的效果。
如果這個計劃能夠實現,那就標誌著如今許多數碼產品不停追求硬體升級的做法得完全改寫,尤其是電腦升級中瘋狂追求CPU、記憶體等引數不斷翻番的硬體將失去大部分意義。只要能獲得“星計算”服務,過於複雜的運算任務都可以透過網路交給後臺的資料中心處理,電腦CPU等不需要每年都推出新品,其他部件的頻繁升級更沒有必要。
只需要能夠接入網路和順利上傳下載一些軟體,必要時連電腦主機都可以省略。只需要一定的主機板介面和顯示器,就能透過千里外的資料中心處理業務,類似英特爾和微軟這樣的業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