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頓時便是一片騷亂,紛紛嚷嚷著殺了曹兆吉!一時間,石頭子,土坷垃紛紛都招呼了上來,差點殃及到站在曹兆吉身邊的李信。
李信等著百姓們的發洩喧囂稍稍低了下來,便雙手虛壓。
“父老鄉親們,都靜一靜!今日便是要大夥有怨抱怨,有仇報仇!”同時李信又轉身一指身後長條桌案後坐著的書辦,對百姓們說道:“曹兆吉進入東昌府城後為非作歹,罄竹難書,百姓們但有指控,我身後的書辦便會一一記錄在案,憑此記錄可在行刑時,獲得親割上一刀的資格!”
城中百姓們多有因為曹兆吉招來了革左五營的賀一龍,而家破人亡,自家財產被搶走不計其數,女人們更是被慘遭蹂躪。是以,百姓們恨不得生啖其肉者,不計其數,聞聽李信如此說,頓時便暴起了陣陣歡呼之聲。
混在看熱鬧百姓中的李雙財發現,就在鎮虜侯宣佈可沒人割他一刀之時,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大頭領竟然在不停的顫抖。可是他卻沒有一分快意恩仇的感覺,甚至有些同情這位大頭領,他也不過是個苦苦掙扎的人而已,只不過時運不濟遇到了鎮虜侯。試問這大明天下,不論官軍還是流賊,誰的手裡又沒有無辜的百姓性命呢?
看著臺上被公審的曹兆吉,李雙財竟然能產生了幾分意興闌珊之感,他不得不承認,若是沒有昨夜那畫兒告密,又奮死跳城的那一幕,自己此刻定然是歡欣鼓舞,一面為曹兆吉這大惡人伏誅而高興,又一面為自己即將升官發財而得意。可現在,這些東西竟然在自己的心裡提不起興趣了,也真真是奇怪,他歪著腦袋想了半晌也沒琢磨明白個所以然來。
李雙財意興索然的往僻靜處溜達,不知不覺便走到了北門處,誰知卻發現了一個大問題,整個東昌府幾乎是一座空城,因為城中幾乎沒見到幾個三衛軍的軍卒在維持治安,就連城上的守軍遙遙望去亦是稀稀拉拉。
有幾個軍官模樣的人竟也認識他,還和他笑著打了招呼,告訴他眼下封城,不得再往前走了!李雙財想不透鎮虜侯如此安排究竟是有意為之,還是這號稱戰無不勝的三衛軍本就沒來幾個人,如果答案是後者,他忽然覺得腦後陣陣發涼。
第五百七十五章 保境安民
李信親自主持了前三名冤屈者的記錄工作,餘下則交給數名書辦一齊辦理。同時,他又隆而重之的將浙直總督張方嚴請了出來,一同向民眾們表示,朝廷對山東遭受朝廷襲擾一事高度重視,如今已經遣了重臣親往處置,此時此刻,百姓們所能宣洩情緒的行為除了歡呼還是歡呼。
年近古稀的張方嚴一路上受了不少驚嚇,但在民眾們面前卻一掃私下的憂心忡忡,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在露了臉講了幾句話之後便急急拽著李信的袖子下了高臺。到後面僻靜處,再看張方嚴哪裡還有人前氣度沉穩的閣老部堂模樣,竟是滿臉的憂急。
“鎮虜侯何以如此沉得住氣,難道就忘了朱棗莊外的上千將士?他們已經與流賊革左五營硬頂了一夜,若是在耽擱下去,只怕……”
李信瞧得出來,張方嚴這是真真為那千餘三衛軍將士性命擔憂,亦是心中感動,他自統兵在外以來,還沒見過朝中哪位閣老級的人物,出自真心為他們這些戰鬥在第一線的大明軍卒由衷的擔憂過。更多時候,這些螻蟻草芥一般的大明熱血將士們,不過是可以任意遺棄犧牲的卒子而已。
“閣老此言差矣!那千餘將士都是李信親手從山西帶出來的,這世上除我李信之外,還有誰能更在意他們的生死?奈何東昌府的形勢若不盡最大可能安定下來,我若現在便走了,閣老可能獨自撐起城中兵事?”
一句話將張方嚴問的啞口無言,老頭子就這一點好,從不因為自己讀了基本兵書便自詡通曉兵事。都說知人難,知己更難,張方嚴此點尤其難能可貴,隨著與之相處日久,李信越發喜歡這老頭的性子了。
只可惜這種人在朝廷上卻很難有所建樹,為何?只因大明朝廷若想有所為,便須在波雲詭譎的陰謀政爭中拔得頭籌,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或許這就是他在崇禎初年便早早致仕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自知,才使得他左右逢源,左支右拙,自保尚且勉力為之,又何況圖謀大事?
卻聽張方嚴聲音急迫,仍舊在催促:“鎮虜侯何時可啟程?老夫這右眼皮今兒總是跳個沒完!”
李信安慰道:“閣老不必過分憂慮,三衛軍的主力已經悉數派了出去,顧十四和孔有德都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他們去了與李信一般無二!”
顯然張方嚴不這麼認為,都說將為兵之膽,如果隨便幾個阿貓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