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都能撐起場面,為何華夏數千年名將亦不過十指之數。其實,就算張方嚴不催促,李信也已經打算現在便動身,帶著身邊最後的百餘親兵趕往朱棗莊督陣,只是他還要交代張方嚴關於城防一事。
“閣老,李信若走了,城中便沒有任何有過戰陣經驗的武將了。所以,這保境安民隊必須即可召集東昌本地民眾參與,且必須由閣老親領。遇到有不決之事,可問李信隨從米琰與李達!”
張方嚴十分認真的點點頭,他雖然對李信的很多做派不以為然,但在兵事上他敢斷言,整個大明朝出其右者恐怕屈指可數。
“鎮虜侯所言老夫已經一一記下,保境安民隊老夫親領便是,兵事有不決者,諮詢米琰與李達!還請鎮虜侯即刻啟程上路!”
李信亦不再囉嗦,領著親兵轉而直往東昌府城北門而去,卻忽然遇到有人當街攔路,待勒馬駐足定睛細看時,竟發現是那內應李雙財!
“如何是你?不老老實實養傷,出來閒逛甚?快閃開道路,誤了軍機,你吃罪不起!”
豈料那李雙財竟一掃此前的憨厚之態,從容問道:“鎮虜侯此去可是進擊賀一龍賊兵?”
聽那李雙財如此問,李信亦不驚訝,此前顧十四曾與他有一段對話,言及此人頗有心計,在入城之前投靠之心並不實誠,但甘冒奇險火燒城牆,又與賊首曹兆吉公然搏鬥,這一切都頗為反常。後來在城外救下的女人畫兒口中得到印證,才解釋了此人為何如此孤注一擲,一切變得合理起來,但顧十四仍舊固執己見。
但古往今來雄主之所以可雄踞天下,出奇之處便是這用人與信人。很多人未必天生便是良才,亦有很多人未必天生便是忠臣,但關鍵要看駕馭他們的人,正所謂,收韁則為良將,脫韁則必亂國。很多頗有能力之人,卻德行有虧,但只要使用得當仍舊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正如滿清初入關時,大肆重用明朝二臣,卻從不信之。因此,似洪承疇這等二臣,雖然為滿清立下汗馬功勞卻落得個慘淡下場。
這李雙財顧十四斷言其腦後有反骨,李信卻認為此人倒頗有些膽識,若用之得當未必不能事半功倍。但眼下形勢晦暗不明,他還不打算帶著此人倉促上戰場。
豈料李雙財卻突然說出了一個令人震驚不已的秘密,使得李信不得不對其刮目相看,以至於必須帶著此人一同出城!
“稟鎮虜侯,小人為亂賊做斥候時曾無意間發現,賀一龍曾在堂邑東北的閻寺藏有大批糧草,小人願為鎮虜侯帶路!”
這則訊息讓李信大喜過望,同時也解釋了心中的一個疑問。因為在攻下東昌府後,清點城中糧倉卻發現存糧不多,奈何當時的庫兵都已經被斬殺殆盡,沒有人能對糧倉府庫原本的存量說出個子午寅卯來,眼下有了李雙財所言的印證,正好便解釋得通了。
看來那賀一龍還是十分狡猾的,以東昌府做幌子,實際上早就將自家的兩道佈置在毫不起眼的地方。
李信當即便讓人牽來一匹無主戰馬,“事不宜遲,頭前帶路!”
就在李信一行人呼嘯出城之時,張方嚴亦重新登上高臺,並當眾宣佈了成立東昌府保境安民隊的決定,一時間得到了百姓們的積極響應,兩家子們踴躍的報名加入行伍,這是張方嚴始料未及的,若是在往常徵集民壯時,都要靠官府的皂隸與兵卒挨家挨戶的去抓,似今日這等情形,實在是他生平第一次所見。同時,亦不得不承認,李信調動百姓的積極性還真有一套,不過是開了個公審大會,便盡收城中百姓之心。
念及此處,張方嚴甚至不無遺憾的假設,倘若當今聖上若有李信這等知民料民的本事,這天下又何以會糜爛如斯?只不過假設終究是假設,睜開眼他還要面對殘酷的現實,面對已經千瘡百孔的大明江山,具體而言正如這失而復得的東昌府。
“本鄉本土,保境安民,內治安定,外御賊寇,百姓們深明大義,老夫之心甚慰!”
張方嚴按照李信所交代的,走的是親民的套路,是以從始至終一直和顏悅色,時間長了百姓們的膽子也大了起來。邊有人直接對他喊道:“閣老莫文縐縐的,俺們聽不明白,只說這保境安民,保的都是自家,俺們山東子弟豈能袖手旁觀,當然責無旁貸。”
城中老弱婦孺被賀一龍悉數趕出了城去,留下來的青壯們,當然視流賊不共戴天,盼著有一天找回失散的父母妻兒老小!
“就是,就是,閣老只說,咱們怎麼個打法,俺們就打的賊子屁股尿流!”
……
一番哄答,打斷了張方嚴的長篇大論。可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