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1 / 4)

小說:明賊 作者:不是就是

兩名左營軍卒轟然應諾。

豪格見李信不再理會自己,又急又怒道:“李信你要食言嗎?”

李信淡然一笑:“我又沒說何時放你,押下去!”

孔有德見李信並不排斥自己,知道這條命算是保住了。他過慣了刀口舔血的日子,每天面臨的不是殺人就是被殺,從毛文龍到孫元化,又到皇太極,降叛數次,最終多數與其並肩戰鬥的人都死光光,他能保住一條老命靠的不光是運氣,這聽風使舵的本事才是關鍵。

其實,孔有德實在冤枉的很,原本在清廷那裡做恭順王,不管是不是奴才,好歹也是個王爺,總比在大明朝當每地位讓人瞧不起的丘八強多了。皇太極又是個極為重視人才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長,只要能為他所用,皇太極從不吝嗇賞賜他權力與地位。孔有德一度打算就如此為滿清拼命到死,哪成想人算不如天算,偏偏不知從何處冒出一個叫李信的馬賊,一夜之間又將自己打回原型,重新過上了疲於奔命的日子。

他想過趁亂離開李信的隊伍,但如今不管大明朝還是滿清都容不下自己,被哪一方抓住都難免死路一條,想來想去似乎也只有李信這裡算是最安全的,便暫且棲身於此。

李信之所以不殺孔有德一是他性格使然,二是此人精通火器的製造與操控,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只要孔有德不鬧的過分,便留下他又有何妨!

將孔有德打發了,李信又將陸九與張石頭招至身邊。

“現在天色尚早,我已經派了人前去鐵燈盞偵查,只等摸清了情況,天黑下來便開始行動,你們兩個召集本部人馬,原地休息,養精蓄銳。”

張石頭本是不贊同貿然偷襲鐵燈盞巡檢司,但李信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他便不再提出異議,剛想應諾,別聽李通道:“石頭,你的右營還有多少彈丸火藥?”

“昨夜一戰耗費不多,總還夠打個百十次。”

李信點頭道:“太好了,如此你的右營仍舊作為步兵使用,騎馬快速奔至戰鬥位置,下馬作戰!陸九的左營則作為輕騎,襲擾側翼,配合你作戰!”

李信如此安排張石頭的左營,大致暗合了後世的摩托化步兵作戰之道,乘坐交通工具快速機動到戰鬥位置,與敵交戰,從而彌補了步兵機動能力差的弱點。

陸張二人拱手應諾,轉身離去。他們停留的位置地處偏僻,是一處廢棄的林中礦場,鮮有人煙,只等養精蓄銳便殺個痛快!

第三十三章 高陽之戰

李信在蠡縣養精蓄銳,而往北百里的高陽卻在暴風驟雨中,進行著一場空前絕後的大戰。戰鬥已經進行了一個時辰,北城城牆下堆滿了韃子的漢軍屍體,由於溫度在持續下降,冰冷的雨水中開始夾雜著雪片,落在地面上與血水混成暗紅的一片。全身鐵甲的多鐸一雙眼睛隱藏在頭盔的陰影之下,漢軍士卒在各營佐領的督促之下,頂著漫天雨雪繼續衝擊著山字型城牆。

高陽城頭的抵抗十分激烈,即便在這種雨雪天氣下,火槍失效,經改造後的高陽城牆失去了大部分的功效,高陽軍仍舊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意志。與北城相較,西城的戰鬥則更為慘烈,鞏阿岱為麾下滿八旗軍卒配備了不少樓車雲梯,雖然雨雪突至,道路泥濘但多爾袞鐵了心要強攻高陽,他也顧不得心疼軍卒性命而再儲存實力了。

經過一夜營嘯的滿兵仍舊保持了相當計程車氣,不斷透過雲梯攀上城頭,一度將高陽軍打的手忙腳亂,但高陽軍總能在最關鍵時刻憑著驚人的韌性將他們擊退。鞏阿岱對此並不急躁,因為他知道真正的戰場不在北城也不在西城,而是在南城。他之所以將進攻節奏推進的如此之快,不過是為了吸引消耗高陽城中的後備力量,為南城真正的主攻爭取更多的優勢。

多爾袞為此連自己的大旆都挪到了西城,以誤導高陽守軍他們的主攻方向是在西城。

事實上高陽城中從韃子攻城開始就一直存著關於城外敵軍主攻方向的爭論。魯之藩開始認為清軍的主攻方向一定是南方,但隨著戰事的推進,西北兩方的壓力絲毫不亞於城南,而尤其以城西攻勢最為猛烈,數段城牆幾次易手。而讓他更為確認城西就是清軍主攻方向的是,半個時辰前多爾袞的大旆在西城的清軍中豎起。

五軍營參將鄭西堯的判斷歷程大致與魯之藩相同,主張將大部分的生力軍應用在西城。

而一直保留沒有使用的殺手鐧開花雷,也被從倉庫中一筐筐的提了出來,這些武器的製造材料隨著韃子圍城,得來愈發不易,是以不到萬不得已之時不能使用,如今城西壓力太大,城牆幾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