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部分(2 / 4)

小說:明賊 作者:不是就是

點令人詫異,朱繼祚所領的南京禮部在留都基本上屬於一個無事無權的冷衙門,不像同在南京的工部與戶部,前者掌握著江南數省的商稅之權,後者則掌握著江南的土地錢糧,就連南京兵部都有一定的對南直隸駐軍的提調之權。

所以,惦記一個閒散尚書家的二公子又能有什麼用呢?難道是自己想多了?米琰疑慮重重,但還是將自己的所有想法和盤托出。

李信笑他淨想些不相干的事情,別人點選朱繼祚目前與三衛軍並無多大關係,只需透過這個關節解決了教坊司梅氏的問題便與朱繼祚再無瓜葛。不過,李信人還未及動身,龍潭方向便又遣了人過來,那對落難的陳家兄弟就然走失不見了!

這讓李信大為不滿,竟然連兩個活人都能丟了,陳正、陳貞兄弟是掌握重要線索的證人,如果不能將這兩個人尋回來,問題便更棘手了。此時李信只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好像一團亂麻,千頭萬緒都是疑點,卻有種無從下手的錯覺。

半晌之後,李信終於想清楚了箇中因由,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並非督理地方的軍政大員,對一切都名不正言不順。而張方嚴身為奉了密旨徹查此案的總督卻只在江都明哲保身,似乎並沒有與南京一潭汙水開戰的打算。幾經思量之後,李信又將目光放在了孫鉁身上。

好歹他也是南直隸巡撫,雖然在名義與南京六部平行,實際上按照慣例巡撫是有百官上憲的例子可依循的。只不過,此前孫鉁不過是光桿巡撫一個,說出的話來也沒人肯服從。這種情況也從側面透露出嗎,大明王朝中央政府的權威正在一點點的喪失,也許身為皇帝的朱由檢也示意到了這一點,才重新啟用了致仕在家“養病”多年的魏國公,正是希望此人替他鎮住留都的各方勢力。

如果,魏國公果真心向朝廷,那麼在關鍵時刻與之聯手也未必不能。可是在龍潭縣時,後軍都督府的表現也太過糟糕,而且後軍都督府的軍卒們一路追捕的正是陳正、陳貞兄弟!

想到此處,李信心頭一震,“陳正兄弟是在營中走失的?”

報訊的斥候搖搖頭,“據說,據說實在龍潭縣城裡走失的,隨行的軍卒也就轉頭的功夫,兩個大活人就生生不見了!”

“可有嫌疑物件?同隊的兄弟在龍潭城外倒是尋著了蹤跡,只是從路人口中打聽出來的,只不知訊息真假,已經有人一路追索去了,大體方向是往鎮江府去了。”

鎮江府?李信陷入了沉思,陳家兄弟的走失究竟和後軍都督府有沒有關係,而後軍都督府所為究竟是否秉承了魏國公的意思,這些揣測一時竟難以立決。

就在李信心事重重的之際,一騎快馬風塵僕僕馳入南京城中沿著寬敞平整的石板大道直往南城巷子裡的大宅而去。一刻鐘後,一方木匣被老僕畢恭畢敬的放在了自家主人的桌案之上。

“京師來信!”

一雙保養得體的大手以銅鑰匙將木匣開啟,取出以油紙密封的信件,待展開後僅僅掃了兩眼便不由自主的面露喜色。然後又仔仔細細,上上下下的將整個書信從頭到尾的讀了一遍。然後,如釋重負的吐出了一口氣。

“終於等到今日了,讓那群丘八先折騰幾日,只可嘆他們還不自知末日即在眼前。”這一雙保養得體大手的主人正是阮大鋮。

好訊息使得一向馭下嚴厲的阮大鋮露出了難得一見的和顏悅色,笑呵呵間,他將手中書信遞向了一旁滿眼好奇之色的老僕。這位老僕是他阮家的家生子,與聞參與密事早就不計其數,是以變放心大膽的讓他見識一下這令人振奮無比的訊息。

“你看看吧,之是出了這書房,你要當作甚都沒見過!”

老僕激動的接過了阮大鋮手中的書信,這種激動並非即將要與聞密事,而是自家主人的舉動顯示了對他無以復加的信任,試問還有什麼能比這種信任更能讓人激動的呢?只瞬息之間的功夫,老僕的眼中已經噙滿了淚水,不過這些激動之色在他看到了書信上的內容之後,變全然被激動所取代了。

他甚至有些語無倫次了,抬著他那乾瘦滿是褶皺的左手在書信上胡亂點指著,口唇也不自主的抖動著,竟以一種奇怪的聲調說著:“這,這,當真是大喜事啊,老奴恭喜老爺,賀喜老爺!”

阮大鋮破天荒的擺手道:“罷了,罷了!這個當口你就不必再多那禮數了!”緊接著,他經又毫無徵兆的話鋒一轉,“陳家的兩個崽子可安排妥帖了?莫要讓人追到了沈兄頭上。”

老僕抬起袖子做拭淚狀,這才又恢復了平日的幹練,回答道:“動手的是魏國公後軍都督府的人,再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