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部分(3 / 4)

小說:明賊 作者:不是就是

姓,來呀,都給我押回去!”

到了此時此刻,範時傑已經預感到中計,但還是不甘心,掙扎著,呼喊著:“我要見黜陟使,我要見黜陟使!”

一名軍卒惱了,直接踹了他一腳,“給老子閉嘴,黜陟使豈是你說見就能見得?”

這回範時傑受到的待遇比之從前天差地別,被布袋罩住頭鎖進囚車,顛簸了也不知多少時間,其間被人或拖拽,或架著,直到頭上布袋被掀開,才發現他已經置身牢房。

很快,朝鮮國黜陟使的公文就到了大清國新安府的府衙,其間措辭強硬,指責他們擅自越境抓捕朝鮮國百姓,如果不道歉賠償,他們講兵戎相見。

府衙的屬官立時就慌了手腳,這事他們知道,府尊老爺帶著百十個皂隸押運朝鮮國逃民渡過鴨綠江取了,怎麼一眨眼就成了挑釁呢?

群龍無首無可奈何之下,新安府府衙的屬官不敢承擔這麼大的責任,只好快馬加鞭往盛京去送信,讓府尊老爺的族兄在攝政王面前代為盤桓。

誰知就在等待的當口,鴨綠江東岸便響起了震天的炮聲,每天都要響上一個時辰,震的當地人心惶惶。

大清國實內虛外,八旗勁旅不是在盛京就是在遼西和東蒙古草原一代和蒙古草原上新興的蒙古聯盟對峙。

因此,在朝鮮國這等蕞爾小國的國境處很少駐兵,一旦有變,盛京大軍直接殺到即可。

當地有幾個滿洲部落倒是驍勇的很,組織本牛錄的數百旗丁越過鴨綠江試圖偷襲那些不自量力的朝鮮**隊。但卻統統被炮彈和火槍打的全軍覆沒,後來有僥倖逃回者聲言,他們所面臨的根本就不是什麼朝鮮**隊,而是地地道道的漢人。

這個訊息太過重大,滿洲部落也趕緊派人往盛京報信,明朝已經打進了朝鮮,正威脅大清國的後路。

天將放亮,盛京皇城,身量壯碩的多爾袞出了永福宮,腳下略有虛浮。

自從順治小皇帝等上皇位以來,皇帝的生母莊妃晉皇太后,稱聖母皇太后。先帝皇太極的正宮皇后,也是她的姑母稱母后皇太后。由此兩宮並尊。但身為皇帝生母的聖母皇太后卻愈發低調,一直住在永福宮中,對她的姑母也更是恭謹有加。

在一眾宦官內侍的簇擁下,皇叔父攝政王出了禁苑宮門,卻見一名藍頂子官員早就在宮門外急的團團轉。

“哎呀呀,攝政王,大事不好了,明朝的軍隊打進朝鮮了!”

看到面前官員一副火上房的德行,多爾袞斥了一句:“慢慢說,明朝人怎麼打到朝鮮的。”

多爾袞也得到了朝鮮國政權更迭的訊息,閔氏取代李氏成為朝鮮國主。只是稱臣的國書遲遲未到,他一直打算派員去申斥,不想朝鮮國自己倒鬧起了么蛾子。

但是,現在一切都要為伐明讓路,朝鮮國不過是跳樑小醜,早在皇太極在位時就已經被打的元氣大傷,對大清已經構不成威脅。

第九百零三章 入朝

多爾袞坐上攝政王的位置後,為了分化來自八旗內部的反對力量,他大肆起用了不少漢人,作為身邊的爪牙。范文程就是其中之一,他甚至還為此人編造了一個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後的出身。

“攝政王,明軍出現在朝鮮國平安道,此事萬萬不能一筆帶過。”

范文程十分清楚攝政王的想法,為了這次伐明他已經準備了兩年,眼看著秋收就要結束,再有一個月就可以出兵了,偏偏又鬧出了這等事來。這事擱在誰身上都會惱火的不行,更別提急於在大清內部以軍功建立絕對權威的攝政王了。

但若因此而倉促出兵,那才是致命的隱患,所以便極力勸阻攝政王,必須在穩定後方朝鮮國的前提下,才能南下發明。

“如果因為朝鮮國內亂,耽誤了出兵日期,又該如何應對?”

多爾袞的面色很難看,聲音也硬邦邦的。

“如果是這樣,奴才建議攝政王寧可明年出兵,一定要先解決了朝鮮國這個亂源!”

多爾袞斷然搖頭,站起來在屋子裡來回走了兩圈,這是他的習慣,一旦遇到難以抉擇的問題,他便如此以排解情緒。

“朝鮮國的亂源要解決,一個月後的出兵也不能耽誤!”

出了攝政王府,范文程邊搖頭,邊嘆息,自打成為權傾朝野的攝政王以後,多爾袞越來越獨斷。以眼下的形勢,任誰都看得出來,絕不再適合貿然出兵。

而且朝鮮國平安道出現的明軍也未必是空穴來風。早在數日之前,范文程就收到了他那同宗兄弟的書信,信中曾隱晦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