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發覺有明軍在對岸活動。
在范文程的意識裡,即便朝鮮國出現了明軍,那也只能是偷偷摸摸的私下行動。誰又能料得到,到了晚間就有新安府當地部落派來的信使,哭天搶地的控訴,明軍在鴨綠江邊明目張膽的放炮,還殺了不少滿人,請攝政王為他們做主。
多爾袞為此大發雷霆,他不相信明軍會如此猖獗,亦或是他不相信明軍有這種能力和膽量,敢於孤軍深入到朝鮮國中。他直以為這是當地的部落為了名正言順的擴充本牛錄,而在向朝廷施加壓力。
為此,多爾袞差點令人將那些哭天搶地的部落使者轟到衙門裡,交由皂隸一一審訊。
范文程被召來之後,他再次力勸多爾袞,“此事確如攝政王所料,不可輕下結論,不如遣得力之人,往鴨綠江左近詳加探查一番。另一方面,朝廷應當立即遣使,往超過責問閔氏……”
聽到范文程提及朝鮮國亂源首惡閔氏,多爾袞當即打斷了他的話。
“閔氏,李氏叛臣,如果大清國對他予以承認,豈非是姑息縱容反賊?何況,李氏已然臣服,若大清身為宗主國不為其做主,今後還如何立信於化外番邦?”
范文程的看法比起多爾袞則要實際的多,李氏一直對大清國陽奉陰違,表面上臣服大清,但一直在暗中與明朝眉來眼去。這也一直是一個位於大清國後方的不穩定因素。現在閔氏站出來除掉了李氏,豈非做了他們一直想做的事嗎?
現在最合適的處置手段就是立即遣使往朝鮮國,一方面拉攏閔氏,一方面探明閔氏的態度。
“現在朝廷急於伐明,便更不能輕易去動閔氏!難道攝政王有意再次出兵朝鮮國?”
多爾袞洩了氣,“你說的對,但本王就是咽不下這口氣,準備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