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指揮使知道姚啟聖此前是輔兵營裡的一個管伙食的小兵,現在成了他的部下,自然心裡頭泛酸,所以每每在言語上多有表露。姚啟聖一直以大局為重,不與之計較,但今日實在忍無可忍,便攤開了排,直接指斥。
聽說姚啟聖打算行文程銘九要將他調回輔兵營,治安隊指揮使當時就有些心虛。
“不必,不必!怕他韃子何來,他要敢來,俺就帶著麾下軍卒打的他們叫娘!”
姚啟聖笑了:“這才像話,不要總是先墮了自家的威風。”然後他又話鋒一轉,“放心,這個仗短時間內打不起來,就算打起來了,也用不著你的治安隊上陣!”
原本那治安隊指揮使已經放下了心鬆了一口氣,可聽到姚啟聖如此說又緊張了起來,難道終究還是要惹惱了滿清東虜嗎?說實話,他是真怕啊,別看他平日裡叫的歡,但畢竟參加三衛軍輔兵的時間不超過一年,他又是應天府人士,從未參與過當年的遼西大戰,對滿清東虜和絕大多數的明朝百姓一樣,都是在內心中充滿了忌憚與恐懼。
他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姚啟聖這是在玩火。
對!姚啟聖的確就是在玩火,但這個火玩的好了,也不枉程軍門對他重用一場。
姚啟聖並沒有真的發還物資,也沒有按照名單放人。這些名單清單,都是朝鮮國內的不法士紳逃到滿清後替他們編出來的,姚啟聖豈肯輕易上套。
於是再次些了一封親筆手書,直言名單與清單和他掌握的實際情況多有出入,請對方賀氏以後,再重新擬定一份清單與名單,以利於他行事。
其實到了這個份上,就算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