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部分(1 / 4)

小說:明賊 作者:不是就是

李信轉過身來,李達的動作隨之慢了,卻見他面色發白,神情也有幾分恍惚。

“不是給了你半月假期,好生歇息歇息,調整整好心態?”

薩哈璘是李達的同胞兄弟,程銘九以極度侮辱的方式對待他的屍體,這則訊息傳回南京後,大街小巷誠然都大呼痛快。但是,落在這位心思深沉的李達,也就是昔日的瓦克達心裡,是那般滋味當也不言自明瞭。

然則李達卻不肯在這件事上多做糾結,聲音平靜的回答道:“當初各為其主,便已經做好了刀兵相見的準備。卑下自然會為家兄傷心難過,若鎮虜侯以為卑下會因私而廢公,那就小看了李達。”

李達將自己漢家姓名的兩個字咬得十分重,以此來表明,薩哈璘的事不會影響了他處置公務的能力和判斷。

就連李信都不得不承認,李達自從出任幕僚以來,謹小慎微,心無雜念,事無鉅細,一絲紕漏都不曾出過,否則他何能以降人的敏感身份出任幕僚之長呢?

“有訊息自北京來,於鎮虜侯關礙甚深。”

李達在收起程銘九和米琰的調任公文後,又將一封公文放在了李信的案頭。李信微一點頭,又繼而皺起了雙眉。李達空中的訊息早有人從北京送了回來。

崇禎皇帝朱由檢已經生了削奪三衛軍軍權的心思。將晉王新樂郡主破格冊封為公主,接下來調他北上完婚的聖旨只怕很快就要到南京來了。

李信將那封書信開啟,看了幾眼,其上所述果然是新樂公主一事。

“你怎麼看?”李信淡淡詢問了一句。

李達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答道:“朱由檢沒安好心,鎮虜侯萬不可以身試險,自蹈險地!”

在李達的意識中,他是降李不降明,提及大明天子從來都是直呼其名,以示心跡。

李信又點點頭,不置可否,只說一句知道了,便揮手讓他退下去。

半日功夫後,李達又捧著一疊公文回來,都是些涉及的都是些關於南方形勢的公文。李信按照順序,一一翻看著。其中有半數都涉及到一個人。

這個人的名字讓李信的某頭似乎稍稍舒展了一下,是鄭森。雖然鄭森自從出現再李信的視野中後,便不遺餘力的與他和三衛軍做對,但是出於十幾年的義務教育所賜,他對這個人無論如何都生不出惡感。

鄭森被徹底趕出廣西以後,先是在安南國中流竄了一陣,後來不知如何竟陡然壯大了起來,一舉攻克了安南國的重鎮升龍府和清化府,擒殺了一直讓明朝頭疼不已的阮氏國主。

但讓李信比較意外的是,鄭森似乎無意在安南立足,便將偏居於高平一隅的黎氏又推了出來,扶為安南國主。

安南黎氏國主原本在阮氏的壓榨下,僅能借著明朝的庇護在高平苟延殘喘,萬想不到有朝一日還能重新奪回安南正朔,於是對鄭森大是感激涕零,並認鄭森為叔父。

鄭森離開安南後,又進入了與安南國相鄰的瀾滄國,據說瀾滄國王素利亞旺薩還是為年輕有為勵精圖治的國主,對任何外來族群的軍隊都懷有極高的警惕性,在聽說了鄭森的軍隊在安南國的作為後,便在雨林中伏擊了鄭森。鄭森一怒之下攻佔了瀾滄國的舊都琅勃拉邦。

然而瀾滄國網又在新都永珍傾舉國之力,集結了上萬人的大軍,準備將這位明朝叛將驅逐出境。同時,又派出了使者,嚮明朝以及瀾滄國西部的另一個大國,東籲國求援。

明朝此時內亂頻頻,自然是無暇南顧。而東籲國此時正值鼎盛時期,南部的大城國被它打的奄奄一息,正欲向東擴張,面對如此機會怎可輕易放過。

於是東籲國王繼位已經十餘年的他隆王立即率兵進入瀾滄國,以救援瀾滄國之名,意欲吞併這個強大的鄰居。

最後的結果是,三家各懷鬼胎的軍隊在瀾滄國新都永珍展開了一場持續達三個月之久的大戰。

瀾滄國的軍隊除了和鄭森的軍隊作戰以外,竟也和勞師遠征的東籲大打出手。至於具體戰況,李信不得而知,但結果卻是鄭森在這場混戰中佔足了便宜,一舉擒殺瀾滄國國王素利亞旺薩,並將東籲國的大軍趕出了瀾滄國。

東籲國他隆王在在永珍大戰中深受箭創,回到國都阿瓦不久便創發身死。

由此之後,三國國王身死於鄭森之手,鄭森赫赫威名竟陡然傳遍了雨林,所到之處無不聞風喪膽。

而鄭森在佔據了瀾滄國以後,似乎也改變了他在安南時的初衷,佔領了瀾滄、大城和東籲的大片領地。用了不但半年的時間,竟在雨林中打出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