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多爾袞便等到了他一直等的人。
在聽到家奴通稟沈王使者求見時,他的臉上再次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沒看錯沈王,此人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聰明人。
果然,沈王的使者居然對他這個明朝敵國的大軍統帥帶來了問候。
多爾袞無意折辱沈王使者,便開門見山問他何故如此。沈王使者又反問,攝政王留下糧食暗助沈王,如此手下留情,又所為何來?
多爾袞突的哈哈大笑:“好一張伶牙俐齒,也不兜圈子了,直說吧,本王欲助沈王奪得北京紫禁城裡的寶座,不知你家王爺可願意?”
沈王使者頷首道:“願聞攝政王指教!卻不知,攝政王打算從沈王那裡得到什麼?”
多爾袞目光咄咄逼人,大手在空中一揮,一字一頓道:“本王所求不多,只要沈王奪得寶座,須將山西北直隸割讓與我大清!”
聞聽此言,沈王使者即便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還是忍不住心神俱顫,他已經有些後悔接下了這個差事。此事無論成與不成,將來一旦大白於天下,他本人只怕會在青史之中抹上惡臭的一筆。
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然沈王救了他的一家老小,他便只能豁出來身敗名裂,也要為沈王搏上一搏。
“茲事體大!外臣不過區區幕僚,不能當即答覆攝政王。”
多爾袞呵呵笑道,“回去問問沈王,讓他早下決斷,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說不定再過幾日本王親取了北京城,也就用不到他與本王交易了!”
當沈王得知多爾袞竟獅子大開口,欲謀奪北直隸與山西時,不禁破口大罵此人虎狼野心,趁人之危。但罵了一陣之後,終究還是思考起如何答覆多爾袞……
第九百三十七章 挑戰
周皇后突然下了決定,要在京營之外另組建一支仿照三衛軍練兵之法的新軍。範復粹身為內閣大學士,對此持極力反對態度,一日間三次將周皇后氣的拂袖而去。
緊接著文淵閣大學士魏藻徳上書彈劾範復粹,干預聖聽,圖謀不軌。由此,自太子以儲君身份監國以來,內閣中的一派和諧氣氛就此打破。
但以群臣揣測,魏藻徳畢竟年資甚淺,如此突兀跳出來,也太顯得急不可耐。為了朝局安穩,平衡人心,這份彈章也按照慣例會被六中。但出乎人意料的是,僅僅次日早監國太子竟詔準彈章,令範復粹回家閉門思過。
旨意一處,滿朝文武盡皆譁然。
然而,這僅僅是震動朝野的開端。
文淵閣大學士魏藻徳一擊成功將範復粹拉下馬,便立即將矛頭指向了內閣首輔周延儒,彈劾周氏尸位素餐,無尺寸之功,庸碌無能,致使朝局敗壞,建奴兵臨城下無隻言片語應對之法,理當追求其失政之罪責!
一時間滿朝噤聲,彈劾範復粹之時,朝中還有官員明裡暗裡叫好,畢竟這老東西冥頑不靈,食古不化,對官員們很少假以辭色,因此恨他的人不在少數。將他搞下去,大傢伙就算不會幫忙,也樂見其成。
然而,周延儒則不同了,此人兩朝重臣,兩次起落,在京內外有著深厚的根基人脈,誰敢去應和魏藻徳去捋他的虎鬚?但是,尋常人不敢卻另有人敢。
第一個站出來附議的竟是與魏藻徳李信一同入閣的禮部尚書蔣德璟,蔣德璟已屆古稀之年,居然也要攪合這一汪渾水,看來其志向也不小啊。
周延儒一旦倒了,內閣首輔的位置就會空出來,其餘的內閣大學士豈能不眼巴巴的盯著?現在的內閣在天子朱由檢的刻意安排下,只有首輔一家獨大。換言之,誰接替了周延儒的位置,加之沒有了強勢天子,手握重權將遠勝於天子朱由檢康健之時。
不過,紫禁城中的反映倒不如處置範復粹時那般快了,接連兩道彈章都被留中不發。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周皇后和太子畢竟顧念周延儒是天子重用的老臣,手下留情之時,內閣中又有人站出來加入了彈劾周延儒的隊伍中。
這個人竟是前內閣首輔劉宇亮。此人自打在崇禎十一年被天子重處之後,便一直走下坡路,雖然仍舊躋身於內閣之中,但權力地位比之從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此後數年間一直十分低調,從不對朝中大小事發表異見,而今竟一反常態突然跳了出來,看來也是蓄謀已久,傾力一擊了。
至此,內閣中已經有三位大學士一致彈劾首輔周延儒,朝廷上下的輿論走向立時就發生了逆轉性的變化。按照以往各朝慣例,一旦內閣中有數位大學士一齊彈劾首輔,還沒有哪個首輔能頂住巨大的壓力而仍舊穩坐內閣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