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錢財。用現代的流行語言說,要“開源節流”。

猶太人的這些金錢觀念是很有哲理的,這是猶太人經營致富的奧秘。據說美國當今最大財團之一洛克菲勒財團的創始人,曾有過一段有趣的故事。

洛克菲勒剛開始步入商界之時,經營步履維艱,他朝思暮想發財卻苦於無方。

有一天晚上,他從報紙看到一則出售發財秘書的廣告,高興至極,第二天急急忙忙到書店去買一本。他迫不及待把買來的書開啟一看,只見書內僅僅印了“勤儉”二字,使他大為失望和生氣。

洛克菲勒回家後,思想十分混亂,幾天夜不成眠。他反覆考慮該“秘書”的“秘”在哪裡。起初,他認為書店和作者在欺騙,一本書只有這麼簡單的兩個字,他想疾書指控他們在欺騙讀者。

後來,他越想越覺得此書言之有理。確實,要致富發財,除了勤儉以外,別無他法。這時他才恍然大悟。然後,他將每天應用的錢加以節省儲蓄,同時加倍努力工作,千方百計增加一些收入。這樣堅持了5年,積存下了800美元,然後將這筆錢用於經營石油,終於成為美國屈指可數的大富豪。

猶太人愛惜錢財的原理與勤儉相仿,他們既千方百計努力掙錢,同時也想盡各種辦法節省不必要的開支,這樣才使其生意獲得更多的盈利。

出生於俄國的猶太人薩爾諾夫,9歲時隨父母移居美國,由於家庭的清貧,讀小學時就不得不利用放學時間及假日做工,掙點錢貼補家用。

當他小學快畢業時,父親積勞成疾,過早地去世了,他只好輟學當童工。他沒有抱怨父母給自己帶來這麼一個人生局面,而是非常勤懇地工作,把掙得的點滴小錢供家裡人餬口,並省下幾角錢買書自學。幾經周折,他終於在一家郵電局找到一份送電報工作。他從此誓言要掌握電報技術,以後當電報業的老闆。

在今天看來電報業已落後了,但在20世紀初卻是剛問世的先進科技。薩爾諾夫不但有遠見眼光,而且有決心和毅力攀登這個高峰。他堅持努力了10多年,把工資收入最大限度地節省下來。

他白天賣力工作,晚上讀電工夜校,獲得了老闆賞識而逐步得到提升。1921年,他的老闆為了發展業務,分設“美國無線電公司”,薩爾諾夫被委任為總經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開源節流才是長久的生財之道(2)

此時他已40歲出頭,可大展拳腳了。最後,他終於成為美國無線電工業巨頭,走上發跡軌道。

努力掙錢是開源的行動,設法省儉是節流的反映。巨大的財富需要努力才能追求得到,同時也需要杜絕漏洞才能積聚。猶太人很會算賬,他們計算過,如果有人每天儲蓄1美元,依照世界標準利率計算的話,1988年後可以得到100萬美元。如果說那樣時間太長,人生難待,那麼每日儲蓄1美元,堅持10年或20年,也很容易就達到100萬美元。因為這種有耐性的積蓄,很快就會得到利用,由此便會得到許多賺錢的機會,使你積累的錢發揮作用。

世界上大多數富豪都十分注重節儉。如美國連鎖商店大富豪克里奇,他的商店遍及美國50個州的眾多城市,他的資產數以億計,但他的午餐從來都是1美元左右。美國克鎔石油公司老闆波爾·克德也是一位節儉出名的大富豪。有一天他去參觀狗展,在購票處看到一塊牌子寫著:“5點以後入場半價收費。”克德一看錶是4時42分,於是他在入口處等20分鐘後,才購半價票入場,節省了25美分。要知道,克德每年收支超過上億美元,他之所以節省美元,完全是受他節儉的習慣和精神所支配,這也是他成為富豪的原因之一。

美國《時代》雜誌發表著名社會學家約翰·傑西克對全美數百個億萬富翁發財致富的調查報告,表明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一是工作勤奮拼命;二是堅信任何行業都能造就百萬富翁;三是具備豐富的理財知識;四是口袋裡現金不多;五是智商不一定很高但雄心勃勃;六是白手起家;七是生活儉省,不亂花錢,不買奢侈品炫耀,甚至刻意隱瞞財產;八是追求財富永不停步。其中的第七點就是節儉。而且其他幾個共同點,也與我國傳統的積累之德極為相似。可見世界是相通的,人類的求財之道也是大同小異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現象:屋外豔陽高照,辦公室內卻燈光明亮;人離開了辦公室,空調卻依舊送著涼風;員工下班走了,電腦卻整夜開著;這邊打著香皂洗手,那邊水龍頭嘩嘩不止;公司發的筆用到一半就當成垃圾丟棄,領用的筆記本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