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國國防軍在遠東和中亞的軍事進攻?不是!是權柄還沒有鞏同,他的新政府的基礎還很薄弱,繼續戰爭,帶給維特和俄國的很有可能是全面的戰爭動員,兵臨城下一般有兩種結果:一是人心大亂,棄城投降;上種是面對強敵團結起來眾志成城。按照俄羅斯民族的個性來看,第二種的可能牲要大得多,那樣一來,最終又會讓談判前的軍事進攻變成決戰,那是因為俄國人還不知道我們究竟要些什麼?還不知道我們會不會因為戰爭打到歐洲,打到莫斯科去!還是先給維特吃了湯圓吧,這樣,他讓起步來心裡也塌實,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他的政權儘快穩固下來,希望看到他本人能夠有一種親華的傾向,所以我決定暫時停止地面軍事行動,空中的轟炸會繼續,會以小規模轟炸鐵路線的形式繼續。”
龍劍銘見兩人沒有說話,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們不僅僅要考慮目前收復國土的利益,當然,這個目標我們必須達成,來不得半點折扣,需要我們注意的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對俄國而言,我們現在要收回土地,同時要與維特政府保持良好的關係,讓俄國成為我國未來大宗工業品的消費國,讓俄國和政治經濟風向標隨中國的擺動而擺動,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一個與帝國保持友好的,親善的維特政府是必須的,我們甚至要扶持這個政府來達到我們以經濟手段和政治協議來控制俄國的目的,在這個基礎原則上,咱們還有必要在談判即將開始的時候進行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嗎?”
方維志沉默了,帶著些懊喪而慶幸陷入了沉默狀態。他沒有想到龍劍銘在對俄問題上已經想得如此深遠了,與國防軍將領們普遍存在的“打出一個大帝國”的想法有所不同的是,幾乎所有的政府首腦都主張經濟滲透和經濟控制的策略,而龍劍銘提到的,正是在強大軍事壓力下進行政治和經濟雙重滲透的戰略。如果這個戰略能夠達成,俄國實際上會成為中國在歐洲的代言人或者說是中國操縱下的歐洲木偶。因此,戰後與俄國新政府取得良好的交流和政府間融洽的關係是基礎,而談判將不會僅僅限於國土問題的層面上了。方維志在為自己思想上的不成熟而懊喪,卻又為龍劍銘已經想通透對俄問題而慶幸。
唐紹儀的臉色也顯得有些不自然了。很明顯的是,自己拉著方維志來找龍劍銘,首先出於就談判而談判這個層面上的思想,沒有過多的去考慮中俄在結束戰爭後如何開啟政治上、軍事上的緊張空氣,取得帝國戰略發展需要的雙邊關係成果,這是一個所謂的帝國第一外交家不應該犯的錯誤。值得慶幸的是,陛下並沒有責備的意思,只是委婉地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指了出來,可就算是這樣也讓外交大臣覺得兩耳發熱,脊背生汗了。
在龍劍銘的思想裡,眼前的談判不是簡單的國土問題的談判,而是中俄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是中國影響俄國政治的目標能否達成的關鍵,在這個基礎上來考慮,這次談判無疑是具有遠見的!以打促和這種手段在古往今來的談判中屢屢出現,可如何使用這種手段,在中俄談判中何時開打,何時開談,顯然龍劍銘的心裡已經有了腹案。這個時候不進攻,是向俄國新政府發出友好的訊號,敞開懷抱讓俄國人投進來。當然,牽扯到具體利益的時候發生一點軍事糾紛是在所難免的,那麼在最初的基調下,所有的軍事行動都不會過多地影響到今後兩國的繼續交往。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兩個國家的交往就跟兩個人交往一樣,兩個政府的交往也跟兩個男女談戀愛差不多,第一印象非常的關鍵,有了這個第一印象,那麼今後可能產生的問題衝突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珍妮·伯萊頓挺著大肚子端著茶水的身影一出現,兩人就知道自己該告辭了。
蘇赫巴托爾的北方集團軍野戰機場上,在太陽剛剛出現在地平線上的時候就響起了航空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8架輕型轟炸機和兩架剛剛轉場過來的中型轟炸機在跑道上緩緩地移動著,楊致和少校第一個駕駛戰機飛上了藍天,在天空中盤旋著等待著編隊內和其他成員。十架轟炸機的目標是烏蘭烏德以西20公里的遠東鐵路,炸斷這段鐵路,將使俄軍向赤塔的運兵時間增加5天左右,而過幾天到遠東來的俄國臨時政府總理也可以見識到鐵路被炸斷後帶來的不便。當然,這些不是楊致和少校去想的事情,他現在正在欣賞那兩架載重1。8噸的中型轟炸機起飛時候的身姿。有著四臺螺旋槳活塞發動機的CH型轟炸機是這次轟炸行動的絕對主力,少校想象著重達250公斤的炸彈落在鐵道線上時的情形,在猜測著炸彈爆炸時騰起的煙柱會不會把輕型轟炸機飛行員們的俯衝視野遮沒。
並不是沒有值得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