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部分(2 / 4)

小說:回到清朝當海盜 作者:冥王

是帝國對這位海軍軍官地補償。但是有一點很明確,為了能夠站進光榮的國防軍將軍行列,為了大中華帝國地龍旗第一個插在北極點上。中校也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他清楚。在和平年代展開的這類競爭。就如同沒有硝煙的戰爭一樣!國防軍在歷次戰爭中沒有敗績,在今後,在自己承擔的任務上,也絕對不能夠出現敗績!只有勝利。只有成功才是中校唯一的追求。

“中校,贛江號驅逐艦打來旗號。祝…北…極…探…險…隊…馬…到…成…功!”瞭望員的聲音透過傳聲筒在艦橋上響起,他顯然是邊讀旗語邊彙報地。

“來人。掛旗語,帝國海軍萬歲!”中校邊說著邊走到了左舷邊側,看到那艘由好朋友汪家勁上校(前嘉陵號驅逐艦大副,參與擊沉浪速號戰鬥和長江口戰鬥)指揮的新型驅逐艦。也許自己這次完成任務回來,也可以指揮一艘新型驅逐艦吧?陳良准將的驅逐艦隊正在不斷地擴大,需要有經驗的航海軍官。

贛江號和北極探險編隊相對在海上交錯而過,雙方都鳴響了汽笛,一方是壯行,一方是表示答謝。在隨後的航程裡。編隊一路上遇到的帝國海軍軍艦都用同樣地方式向編隊致意。

1909年2月2日,編隊在海參葳進行了首次破冰航行試驗,成功地進入了被浮冰封鎖著海參葳港,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用破冰船開闢航道,在冬季進入該港口。

1909年2月4日,稍許休整後的編隊出發向北,於一天后來到黑龍江的出海口廟屯。這裡再向北,就是帝國在去年11月從俄國手裡換取的新國土了。勒拿河以東、外興安嶺以北、北冰洋以南地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大中華帝國的領土。

1909年2月15日,編隊從廟屯出發,轉向東面繞過勘察加半島向北冰洋進發。在進入北冰洋後。會建設一個基地進行適應性訓練,等待天氣稍微轉暖後發起對北極點的衝擊。

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緊急求見了帝國外交大臣唐紹儀,要求波斯王國軍隊撤離波阿邊境,以避免大中華帝國和大英帝國正在密切中的雙邊關係出現裂痕。

阿富汗,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15世紀以前是歐洲、中東對印度和遠東貿易、文化交流的中心。15世紀末歐洲至印度的海路開闢後,阿變得閉塞。1747年,阿人民趕走波斯侵略者,建立了統一的國家。1838…1842年英國發動第一次侵阿戰爭失敗;1878年英第二次侵阿並與阿簽訂甘達馬克條約。阿喪失外交權。1885年沙俄強佔阿領地“彭迪”綠洲。1893年阿國王阿卜杜爾·拉赫曼和英國簽訂阿富汗和英屬印度間的“杜蘭線”新國界協定。1895年英俄締結協定。私分帕米爾地區,並將瓦汗地區劃為英俄緩衝地區。如今,因為俄國在中俄戰爭中地失敗。使得這個緩衝區實際上成為中英緩衝區。此時波斯王國軍隊在波阿邊境對穆斯林部落的戰爭。已經有逐步擴大到邊境線上的跡象。因此引起了英國人的恐慌。

對於兩個大國來說,這是屬國波斯和阿富汗的問題,但是兩個屬國的外交都由帝國中央政府代理,自然就成為中英兩國層次上的問題了。

唐紹儀禮貌地送走了英國大使,轉身就到總理大臣辦公室作了彙報,而後又和本春煊一起趕到了紫禁城裡。

“在漢代。阿富汗叫大夏,因為地理位置連線中亞、西亞、南亞和帝國,所以非常地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古希臘著名的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最先看到阿富汗對於連通東方和西方的重要性,出兵攻佔了這裡。而後波斯人、蒙古人、突厥人都先後侵入過,現在地阿富汗人一大半都講波斯語。也信奉伊斯蘭教。對帝國而言,這個地方是連線帝國與波斯王國的要衝。兩位,阿富汗可謂必爭之地啊!現在英國人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我看波斯王國的軍隊可以稍息一下。軍事手段不行我們可以採用其他的手段。扶植阿富汗王室仇英力量,等西方陷入戰爭後,等印度陷入混亂後,英國人想控制阿富汗都不成了!因此,現在中亞的工作重點不再是阿富汗。三年打通交通的計劃只能透過政治手段來完成,波斯王國軍隊已經成功地完成了使命。英國人既然要就這個問題談一談。那麼帝國完全可以就經濟領域的聯絡問題與英國磋商一下。石油輸油管道要鋪。這是大前提。透過什麼手段來達成管道安全便利地透過阿富汗呢?我看恐怕我們必須秘密地與阿富汗王室接觸一下了。商業,完全的商業接觸。”

岑春煊和唐紹儀聽得頭暈暈的。皇帝陛下這樣說,究竟是放棄還是繼續三年打通與波斯陸上聯絡的計劃?對英國人的照會又如何的答覆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