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口水,道:“我們拿這個喝水的動作來說。我剛才自己覺得口渴了,喝了口水,喝得很自然。但是,現在如果有一位導演,讓我來表演周依依如何喝水或者喬帆如何喝水,我還能這麼自然嗎?”
“……從最細微的層面來看,一個人喝水時的頻率、手端杯子的高度、喝進嘴裡的感覺和當時的表情都會有細微的差別同樣是喝一口水,一千人就會有一千種不同的喝法。決定這種不同的,有兩點關鍵的因素。”
“……第一點,是這個人本身的性格、受教育程度、生長環境。一個急性子的人和一個慢性子的人喝水的樣子必然大不相同;一個唸了幾十年書的老學者和一個喝慣大碗茶的文盲或者民工喝水的樣子也必然大不相同;一個南方水資源豐富地區長大的孩子跟一個西北乾旱地區來的孩子喝水的樣子更是不可能相同……”
“……第二點,喝水的人當時面對的情況也是一個因素。這杯水燙還是涼、杯子髒還是乾淨、杯裡的水是全滿還是半滿、這水甜不甜,加了什麼調料沒有,是普通的開水還是好幾塊錢一瓶的礦泉水……所有這些,都會影響到喝水者的動作幅度大小和頻率快慢……”
易青總結道:“象性格、受教育程度、環境、具體的附加情況,我們在表演學上通常把這些稱為什麼呢?”
依依馬上反應過來道:“規定情境!”
“是了,”易青點頭道:“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表演的全部學問,就在於如何開掘規定情境。”
“……我們自己喝水之所以很自然,是因為這兩點主要的因素都存在於我們的本能之中,關於我們自己的情況,不會有人每做一個動作都去想一遍吧?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規定情境裡的一切內容轉化成演員的本能,做到表演時有如自己的本能在行動!”
“……剛才我們說的只是一個簡單的喝水的動作。事實上,任何程度的表演,任何人物的塑造,劇本和導演所能為你提供的,只是一個規定情境而已。而演員所做的工作,或者演員跟導演所關注的最大不同在於,演員必須做的是細化的工作,也就是最大限度的開掘規定情境。規定情境開掘設想的越充分周到,表演起來就越不容易喪失本能,也就能越發自然。”
“……拿喝水舉例子說,你要演一個人喝水這個動作,一定要了解這個人是誰,他幾歲;身高體重生理狀況健康程度各是什麼情況;文化程度高不高;成長環境怎麼樣;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他渴不渴,多久沒喝水了,這水是誰給他倒的,有沒有特殊意義……等等的一切情況,你把這些都想清楚了,那麼很自然的,你喝水的這個表演動作就和角色的動作融合為一體了。”
易青指這那個男生笑道:“剛才這個同學,我讓他表演端著水杯走路,又不告訴他任何的規定情境。他既不能靠自己的本能,又不知道角色的情況,所以只好本能喪失了。”
學生們都笑了起來。
易青道:“我舉個例子讓大家印象深刻一下。我們這個年齡的人,80後的一代都很喜歡看香港的商業電影。香港的金像影帝梁佳輝先生,他在每飾演一個角色時,都會做一篇角色筆記。筆記的內容包括他所要演的這個人物的一切資料:身高、體重、家世、學歷、念過那些學校、成長的主要經歷、目前的職業、幹過那些工作、愛情的經歷、性方面的能力和意識、性格特點、以至喜歡吃的東西、喜歡的顏色、喜歡女人的型別、力氣大還是小、最滿意自己五官的那個部分、進電梯喜歡站中間還是四角、吃牛排要吃幾成熟……等等無數個方面,最細微的連角色穿哪個牌子的襪子都要想到,動不動就要寫幾萬字,事無大小鉅細,無一遺漏。他的這種方法,其實就是斯坦尼體系所說的開掘規定情境。”
“……有了這樣充分的準備和嚴謹的專業精神,梁佳輝先生才能塑造出電影《黑金》裡的周朝先、《東邪西毒》裡的黃藥師、《刮痧》裡的許大同這些令人一見難忘的精彩人物。能否充分的開掘規定情境,幾乎可以成為區分一個演員是否優秀的最高標準。有些人再紅,也只能一輩子做‘明星’,成不了真正的‘演員’,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方面的能力不行。好的演員能透過開掘規定情境,在預備開機的一瞬間,立刻把自己‘變’成那個角色,使看他們表演的人完全投入其中,忘記了這個演員本來的姓名身份。”
“這就是繼解放天性之後,我今天要告訴大家的,表演學最大的秘密!”
**
Ps:我選取了解放天性和開掘規定情境這兩個最最基礎的方面放進小說裡,希望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