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3 / 4)

小說:活色生香 1 作者:白寒

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他猶豫了一下,看了一眼孫老爺子,似乎覺得這話比較得罪人,但是他還是接著說道:“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可以推動中國電影人隊伍的年輕化!如果這幾十個編劇,請的全是資深編劇,就是那些自以為自己很偉大的文人們,當然很貴;但是如果一個公司只請幾個大作家來坐鎮,下面的小編劇全部用才華出眾的年輕人,那麼按月結工資,加獎金一個人一個月不過三四千元,很多公司都能負擔的起。比如現在請一個大文人做編劇,要十萬,他一個人賺,還不讓別人改他的東西,大包大攬的做了,未必觀眾就買帳,現在把這十萬塊拿五萬出來給那個出創意的主編,然後剩下五萬請十個編劇回來跟主編合作,一人發五千工資——這樣既擴大了電影人的隊伍、增加了就業機會、普及了電影文化,又能夠做出精彩的好劇本,最重要的是,清新時尚的年輕電影人大量的進入中國電影的舞臺,砸掉了很多自以為是的老古董的飯碗,使得習慣論資排輩的電影圈的話語權從一小部分文化壟斷者的手裡轉移到基層的職業者手中,一定會使停滯不前暮氣沉沉的中國電影加快步伐,朝氣蓬勃!”

第三卷 第六章 後生可畏(上)

一席話說完,孫老爺子放聲大笑。這些客人看看孫老爺子,他們大多是看著老爺子臉色吃飯的,拍馬屁還來不及,哪個敢多話。其實他們大部分就是易景口中的所謂“文人”,以為今天來真是指點一個後輩,沒想到聽到這樣一番話,“砸掉老古董飯碗”云云,真是令他們面如土色。剛才那個老是搶眾人之先讚美易青的老頭喃喃的道:“老了,老啦!後生可畏,後生可畏!”不過也有幾個城府極深的老社會,特別是中國的資深文人往往都有政府背景,所謂說“政府喉舌、御用文人”指的就是這類人——這些人滿臉堆笑,心裡卻十分的以易青的話為不屑。道理很簡單,雖然易青的構想比好萊塢更近了一步,更完善一些,但說到底,依然是美國人那套團結協作為主導精神的一種操作模式。這種方法以前怎麼可能沒有人想過,只是在中國無法實施而已。魯迅先生說過“中國是搬動一張桌子也要流血的地方”,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落後勢力從來甘心退出歷史舞臺,他們一定會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千方百計的阻礙新生事物的發展。中國的很多問題就是既得利益階層的力量太過龐大了,編劇業也是如此,文學界、電影圈更是如此,霸著位置的永遠是一票老面孔。國家大把花錢培養出地青年人才。中文系的全去下海經商了,電影學導演系的都去拍公告了。佔著位置的那些,資格越老地人,往往思思想越落後保守、藝術觀念越陳舊。可是這些人的身價、稿費卻越炒越高——如此惡性迴圈的現狀,又豈是易青這類意氣風發空有一腔熱血的年輕人所能夠改變的?想到這些,不少人同情的看著易素,嘴上不說,心裡冷笑:要是這小子將來真的開了一家這種公司,恐怕要被全中國的資深文人和下流媒體挫骨揚灰,還奢談改革?易青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膽子漸漸大了起來。原來所謂專家或者啥啥家,他要是諱莫如深,端著高深莫測的架子。他就是“專家”,可你要是拿點先進的新奇地觀點去試探衝擊一下他。恐怕會發現很大一部分人其實是“裝假”。藝術和科學文學不同,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成就講究地是積累,藝術講究的是頓悟和感受。中國知識分子傳統的以為藝術家越老造詣越深,簡直是農業經濟社會的思維方式。以易青的天分,他此時的觀念和藝術感覺,其實比這些傳統電影人已經高明瞭不知多少。第一個大論點講完了,易青又開始闡述他的第二個觀點。此時地他,幾乎已經沉溺於藝術與理想的天地,旁若無人了——“這四部電影所表現出來的最大的問題,也最發人深省的,並不是編劇問題,而是電影的文化價值取向的問題。中國電影要走向世界,這當然沒錯,也是時代的大勢所趨,中國所有的經濟、藝術、文化產品最終都要走向國際市場。現在地關鍵是。中國電影以什麼文化姿態出現在世介面前。是秉持中國的文化傳統,還是和所謂的‘國際化’保持一致,是拿來主義。還是全盤西化?”“我認為這四部電影,除了在時間上比較早地《英雄》,其他三部幾乎全部犯了這種毛病。很多中國觀眾看不懂《十面埋伏》,覺得這個故事很假,人物很假,很多硬傷,這一點不希奇。因為故事裡的人物根本就是三個穿著中國的古裝的歐美人,他們的思維方式,處事態度和情感表達的方式完全不是中國式的,所以大部分不瞭解外國人的中國本土觀眾當然要罵它假。《十面埋伏》是最典型的仿好萊塢製作,強調電腦特技、強調視聽衝擊和感官刺激。中國觀眾看慣了以故事為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