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也是指出路線,沿著這一條河流行走就可以到長松觀,因為長松觀就是這一條河流的發源地。倒是龍泉山上有一座道觀,沒有被戰火毀滅,成為一個場所,看起來這個長松觀不簡單,那個李秀道長一定是個不簡單的人。
比起部族裡的雷山,龍泉山只是一群小孩子罷了,撒嬌一樣從西南伸出向東北方向,成都平原上還有嘉陵江,流經包括巴西郡巴郡在內的眾多地區,這座撒嬌的龍泉山,就是岷江和嘉陵江的分水嶺,成都平原可以說被一分為二,可是分割得並不堅決,因為是沒有懸崖峭壁的,只有溫柔的山丘一樣的,多土的山地,因為風化早已經在萬年以前完成。阿朵知道,??郡裡的大山就是無數十分倔強的孩子,不肯向風化低頭,眾多河水江水從家鄉的各個大山中流向山外,家鄉的石頭都是能經歷千百萬年風化而不會輕易被水融化的骨頭,水泥一樣堅固的堡壘,有的裡面藏著巨大的山洞,有的裡面尚未被衝開一個洞口,至今仍然在腹部孕育著一個空間,這些空間是留給未來的部族作為禁地的。
到了現代,這些尚未暴露的空肚子。已經是成為旅遊和探險的所在,不會在成為這個時代一樣的禁地了,這裡只是提供水泥的場所,可以給平原上的城市提供不會擔心缺少的水泥,城市因為水泥而變成一個堡壘,大山卻天生就是一個堡壘,一個是天生的一個是後天的,兩者決然不同,但是殊途同歸都成為一種新的生態而組成的社會。
社會不只是代表城市,社會也代表著大自然,大山裡如今也有城市了,大山裡的城市比平原上的城市更加能夠體現中華民族吃苦耐勞的本性,巴郡不就是山城重慶?今天的重慶比這個時代的巴郡不知道要大上多少倍,巴郡同樣坐落在大山裡,後面就是長江大峽谷,大水壩三峽水電站不就是在重慶的身後。
最近看多了大山高峽的阿朵,見到龍泉山,心裡是喜歡的,可是此去長松觀,不是為了遊山玩水,也不是答應給天王親兵送信這樣簡單,長松觀的李秀道長和李阿之間的關係,阿朵需要知道,若不是遇上天王親兵,阿朵不會想到李阿還會有同夥,因為她知道李阿是隨著姚興的軍隊一起開拔到成都來的,看來這些道士們,包括孫泰大叔在內,既然打算到一處地方,就會不斷地在這處地方建立人家關係和得到場所,這一點孫泰大叔和李阿李秀沒有什麼不同,相反則是李阿道長來四川和貴州的嗎,目的尚不明確,而孫泰道長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不畏貧瘠,在??郡大山裡幫助自己和部族們一起生活下去,李阿本來是和阿朵搭成協議的,兩個人都沒有完成,阿朵沒有勸說李焉放下兵權而李阿沒有給夜郎郡??郡部族治病而是跑到巨樹族給女王治病去了。
要知道,李焉隊伍在與秦軍一戰裡,受傷計程車兵和百姓不下一千人,這麼多傷員,正是需要醫治的時候,幸好李焉等頭領本身就是太平道的,李焉師傅成興公又是醫術大成者,這一點李焉明確告訴阿朵,成興公的醫術比李阿高明,而隊伍裡有不少家屬團經過成興公指點,懂得怎樣醫治一些刀傷箭傷,還有一些本來就懂得基本的探病常識,成興公只是稍加指點,對於採集草藥中藥這些重要的知識加以傳授。這樣才解決隊伍裡的傷員大難題,可是眼下要進攻朱提郡,當初遣散朱提郡計程車兵,這下又要攻打周大人,真是形勢急變難以捉摸,因此會不會有多少士兵受傷?李焉自己都嘲笑過自己,到時候那些遣散計程車兵詢問自己,自己應該怎麼回答他們,難道假惺惺地說是在關心他們這些遣散士兵的安危?關心是有些,可是剩下的隊伍生存空間的需要更加得要關心,這些就恐怕不是被遣散士兵能夠理解的,李焉至今仍然在懊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就連阿朵都不知道怎樣說話,能夠安慰李焉的是娜加索提而不是阿朵。
第一百二十二章路遇老漢(1) '本章字數:3229 最新更新時間:2010…11…21 18:23:50。0'
這一路去龍泉山,就沒有秦國關卡盤問了麼,天王親兵倒是知道,告訴阿朵說沒有了,儘管放心而去。親兵告訴阿朵,就說著他張三的名字,因為羽林郎是要去車宮城裡給都督府投書的,而張三則急於回到姚興族人的駐地,在錦江邊上的一家蜀錦作坊豪門家裡,那裡有姚興一個哥哥姚碩住在那裡,專為帶領做各種生意跟隨而來的一些商販。
姚碩阿朵倒是願意一見,姚興沒有表態,大概他不好公開地說,姚賞則背後告訴阿朵,如果??郡部族願意和他們做生意交換物品,可以找一找姚碩,姚興姚賞知道阿朵是要到成都去的,也不知道已經通知姚碩沒有,看起來這樣的事情姚家人覺得沒有必要告訴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