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發射十餘支箭射到千步遠,也是射程最大的冷兵器,如同重機槍一般。但是這種床弩最扯淡的是,張開弦需用七十五至一百餘人用繩索絞動,並借用機械的力量。
這是一種威力極大的武器,但是對公孫白來說,這種弩的意義不大,特麼的用一個屯的人來開弩,除非是被人圍城之後,再架在城牆之上,趁敵軍不備,突襲七八百步外的敵軍主將,實戰效果極低。
8級器械繫:飛虎戰艦、海鶻船。
看到這個,公孫白不禁精神大振。若論平地之戰,公孫白的兵馬已是天下最強之師,沒有之一。長江以北十州之地,盡入公孫白手中,如今天下唯有江南、江東、交州和益州之地未平。江南和江東之地,江湖縱橫,戰馬在這裡的優勢得到極大的限制,若想征服南方之地,靠的還是水戰。而水戰這方面,卻是公孫白的劣勢,不說和江東水軍差得太遠,就是比起荊州水軍都要差上一大截。
江湖之上,比的就是船艦、弩箭和水戰經驗,水戰經驗這玩意兒,北方的旱鴨子們自然比不上那些長期在江湖之上討生活的江南人,但是燕軍的弩箭卻是天下無雙,若論實打實的造船技術,恐怕也要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是如今系統的造船技術卻遠遠超出了江南乃至江東,使得公孫白的信心大增。
飛虎戰艦,乃是南宋時期出現的一種戰艦,公孫白前世也曾聽人說過。這是一種使用輪槳的小型戰船,船設四盤輪槳,每槳有八片槳葉,四人踏斡,日行千里,更利於實戰。這種戰艦比起艨艟來要快得多,也堅實得多,完全是艨艟的殺手,比起鬥艦自然又要靈活快捷得多。
至於海鶻船,據說是一種外海戰船,系統資料介紹如下:適用於外海作戰的海船,其形狀與內陸戰船不同,“前高後低,前大後小,如鶻之形。船上左右置浮板,形如鶻翼翅助其船,雖風濤怒漲而無側傾覆,背左右以生牛皮為城,牙旗金鼓如常法”。
外海作戰,似乎還遠了點,但是遲早是要來的。
總的來說,8級系統給公孫白同樣帶來了巨大的驚喜,唯一的遺憾是藥彈系未能升到4級,他夢寐以求的手雷未能出現。
就在公孫白升完各級系統,並查閱完各級新式兵甲,準備稍稍休憩一下之後,突然系統上一處異況吸引了他的注意。
一直呈灰色狀態的火器系居然亮了!
砰~
不久之後,一聲轟然巨響從德陽殿內發出。(未完待續。。)
第545章 非主流的水軍戰將(除夕快樂)
巨響過後,無數的虎賁驚得蜂擁而至,然後他們便看到皇帝寢居那道金碧輝煌的門前,大燕始帝公孫白靠著玉砌雕欄,手持一根長髮條狀的物品,正在發呆。
那是一塊上了透明漆的長條狀木塊,上面又綁著一根長長的鐵管,很顯然,剛才的巨響便是從那鐵管中發出的,因為那鐵管口尚自冒著青煙。
吳明等人見得公孫白安然無恙,心頭微微鬆了一口氣,不禁疑惑的問道:“陛下,此是……”
公孫白回過神來,擺了擺手道:“你等退下吧。”
眼見得吳明等人只得無奈而疑惑的退了下去,公孫白這才緩緩的抬起頭來,搖搖頭道:“這種鳥槍,還不如神臂弩,太弱了……”
他手中拿著的赫然是一枝火繩槍,材料倒是簡單,只需灌鋼、木頭即刻,火繩和彈丸可以提供材料製作,也可花1兵甲幣購買,就是不夠實用。
火繩槍就是靠燃燒的火繩來點燃火藥,故名火繩槍。火繩槍在火器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現代步槍的直接原型。火繩槍的出現也改變了戰爭的形態,伴隨著火繩槍的發展人類的戰爭從冷兵器進入到熱兵器時代。
火繩槍的結構是,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由於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捻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乾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毫米,這樣,士兵將金屬彎鉤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準目標。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3分鐘可發射2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100米~200米。
對於可以批次製造神臂弩的公孫白來說,火繩槍很顯然有點弱,射程不過百餘步,射速也和神臂弩差不多,穿透力也不如神臂弩,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利用對手對火繩槍的無知偶爾搞個突襲啥的,其他實在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