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樂,三則讓大家提提意見,看有什麼不足可以改進。
第二天上午蘇纓正在村部忙活著呢,年底了一堆的總結報告要寫,突然接到鄭先生的電話,他已經在村口了。
趕緊匆匆騎上她那輛小破腳踏車過去一看,乖乖,果然是有錢人,奧迪a8呢,開車的是一個司機,挺壯碩的樣子看上去像黑社會,老鄭旁邊還坐了個年紀相仿的老人家。
嘿嘿,a8又如何,還不是得乖乖跟在我這鳳凰車後面,蘇纓騎著腳踏車領路,老鄭的車緩緩地跟在後頭。
待兩位老人家下了車,蘇纓回頭一看立刻倒抽一口涼氣,就算她再沒有政治敏感性,也看出來老鄭身邊那個老頭兒不正是退休後的袁省長嘛。
剛才他坐在車上,被老鄭擋住了,她沒看出來,這一照面可不得了了,整個人拘束起來,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了。
“袁省長,鄭先生,你們請,這裡就是我家。”蘇纓畢恭畢敬地說。
心裡暗暗叫苦,本來還想在老鄭這個大客戶身上大賺一筆的,今天看來賺不成還得賠上不少了。
“我在就退了,別叫我省長,現在就是普通老百姓一個。”袁省長大氣地揮揮手。
蘇纓笑道,“我小的時候就常在電視上看到袁省長,都叫慣了,也難改口了。”
|竹林兒手打,轉載請註明|
第一百一十二章 貴客上門(二)
“你是土生土長的J省人?”袁省長看起來心情挺好,他退了有十年了,退休之後很少參加社會活動,平時認識他的人也不多,不用說這鄉下地方,就是在省委大院有不少年輕人都不認識他,沒想到今天在這桂園村倒會有小女孩認識他。
“是啊,我爸爸是天鹿市的,我媽媽是天福市的,我從小就在天福市長大,可以算得上正宗的J省人了。”蘇纓把他們讓進屋,司機執意留在車上盡職,她也沒啥辦法。
她最會察言觀色,看這兩人愛花,必是風雅之人,取出一套功夫茶具,拿出上次去茶廠做好的烏龍茶,功夫茶起源於J省,記得她曾經聽父親閒聊的時候說起過,袁翰林省長在任的時候很注意弘揚發展茶文化,想來對這功夫茶也是喜歡的。
若是老鄭一人來,她肯定不會這麼隆重,但是袁翰林也來了,估計這老鄭也是大有來頭,讓她不得不小心對待,人家曾為一方主政,雖然退下去多年,畢竟餘威還在。
只是這烏龍茶她心裡並不是很有底,雖然老爸和梁九鼎張得寶他們都讚賞不已,但畢竟是鄉野小作坊出品的茶葉,茶葉雖好,但若做茶師傅不好,做出來的茶一樣不能算太好。
“兩位這麼遠趕過來,路上辛苦了,先稍坐一會兒喝點茶再看吧。”J省好茶,辦事之前先喝茶或者邊做事邊喝茶也是種風俗,更是一種很有禮貌的待客之道,兩人點點頭。
蘇纓便開始表演了起來,雖然她並不是很懂茶,但說道衝制功夫茶她卻是輕車熟路,在工作前她曾經在一家企業裡實習了兩個月,老總愛喝茶,她就專門負責給老闆泡茶,俗稱倒茶小妹,這麼天天訓練了兩個月,手都被燙脫了一層皮,但也衝得一手好茶。
後來到了部裡,每次大家聚在一起喝茶,也都是由她複雜沖茶,這一手茶藝更加熟練。
取出一壺量的茶葉,放在賞茶盤裡,讓袁翰林和老鄭鑑賞,嘴裡抱歉道,“這是我朋友種的茶樹,在鎮子上茶廠加工的,不是什麼名茶,鄉野小地,沒有太好的茶。”
兩人定睛看這白色賞茶盤中的茶葉,外形粗壯緊實,葉端扭曲,色澤潤亮金黃,油潤有光,幹茶就具有強烈的芳香。
“這茶倒是稀奇,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老鄭新奇地說。
蘇纓笑著點點頭,用沸水燒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的“溫壺”,從功夫茶上來說就是孟臣淋霖。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兩人看蘇纓簡單的幾個手勢就知道是個老手,不由得暗暗點了點頭。
接下來便是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是先細再粗後茶梗,平日蘇纓烹茶從沒有如此認真,今天全副心神都集中在沖泡上,心情漸漸平靜下來。
懸壺高衝,春風拂面,就是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再用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的泡沫,一則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揮發。
燻洗仙顏是為洗茶,迅速倒出壺中之水,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用第一遍泡茶水燙杯,既是若出浴,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