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願望,就會產生一種念力,被稱為“香火念力”。掛香火之名,但不是說燒的真正的香火越多,念力就越強大,而是要拜神的人信念純潔乾淨,才能產生出來。
俗話說“佛爭一炷香”,爭得就是信徒的意思。
這香火念力,在陰司中的重要性和意義,等同於陽間的靈氣。修者吞納靈氣以提高修為,陰魂們則要吸收念力才能升級。相比之下,就顯得陳劍臣的正氣獨闢蹊徑,需要斬邪而得益。
在天統王朝,陰司建立不知多少恆久歲月,日子一直過得很滋潤。事情發生的變化從釋家西來開始——
無它,因為釋家修煉的法門,同樣要吸取香火念力,需要用念力來築金身。
如此,雙方便註定了要成為死仇。
由此延伸出來,天統王朝一向不待見釋家,其中或者有許多陰司的手腳干涉。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外來個搶飯碗的,誰願意?
說白了,這是資源之爭。
這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一直以陰司為勝利者,不料從去年開始,正明帝政令大變,大舉弘法,在十八州府都展開了盛大的弘法大會,請和尚唸經講法,於短短時期內就獲得眾多信徒的支援。
在各地,各類供奉羅漢菩薩的廟宇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每天都有無數百姓前往跪拜,捐獻香火錢,以及,奉上香火念力。
相比之下,陰司這邊的勢力則節節敗退,就說江州城,自從那崇陽寺建立後,城隍廟的香火日見衰減,不見了四、五成。
如此情形,正應和了那句老話:“外來的和尚好唸經”,而本地神祗不給力。
造成這般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陰司地方勢力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那些土地山神之類,為了掠奪香火,往往使出許多卑鄙手段來,久而久之,便會失去民心;另一方面釋家經卷齊全,著說自成一家,理論水平非常高。講起經來,再用上雷音法術,簡直就是口綻蓮花,說得天花亂墜,頑石都會點頭,何況平民百姓?
昔日江州的弘法大會,陳劍臣沒有親身經歷,可聽王復說過,一場經念下來,那些百姓都是情緒高昂,大叫要皈依佛門的。
非常狂熱。
那時候好在王復聽了一場,覺得腦袋發疼,便再沒有參加,否則多參加兩場的話,只怕他也會度化過去了。
由此可見釋家的影響力。
本來呢,道家是對抗釋家西侵的一大力量。問題在於道家講求逍遙無為,和釋家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於是並沒有做出什麼大的對抗手段來,大部分道士依然關門閉戶修煉,不問世事。
當下,百姓們都到釋家寺廟裡拜佛燒香了,他們的信仰念力自然都跟著跑了。在陰司方面看來,簡直就是在自己碗裡搶肉吃,而且很多肉都已經被搶走了,哪裡還按捺得住?頓時頒佈急令下來,要各地城隍勵精圖治,重新把香火爭回來,完成不了任務的,依律降罪。
汪城隍感受到了上頭沉重的壓力,苦無對策,便請來廣寒和陳劍臣,希望他們能助一臂之力。
理清楚來龍去脈後,陳劍臣若有所思,但還有不少疑難沒有得到答案,結合前世的知識記憶,如果真得重疊在一起的話,這麼說來,莫非當初陰司便是釋家的大能者所建立起來的?故而彼此修煉功法門有太多的相似,而閻羅王等名詞都是釋家梵文翻譯過來的。
或者可以這麼理解,最初釋家西來,建造了陰司,後來因為某些原因釋家勢力又退出了中土,而留下的陰司便自主運轉發展,又衍生出別的變數,隨著時間流逝,陰司的頭頭們再不願受釋家控制,要獨立出來,自成一家……
不過這些都是他個人的猜測,目前難以證實。畢竟許多傳說神話,因為年代久遠,早已失真。所謂真相,大都為捕風捉影的考經據典罷了。
……
第兩百二十三章:開朗
關乎yin司來歷的奧秘,雲山霧罩,哪怕汪城隍都不大清楚,其中秘辛牽涉到的歷史過於久遠,恐怕只得當事人才會比較清楚。念頭有些想遠了……
陳劍臣自嘲一笑,覺得自己想象力未免過於豐富,看見風吹草動,便以為有老虎下山。有時候想得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此時廣寒不再吃香蕉了,道:“老鬼,你要想奪回失地,重奪香火,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開戰。”
汪城隍雙眼一翻白:“這算哪門子的方法,能直接開戰的話你以為我會請你們來當座上賓?”
氣呼呼的。
yin司直接和陽人開戰,等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