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4 / 4)

、鬥彩都精緻輕巧

雍正畫工工藝細,華麗精緻足滑膩。

粉彩鬥彩各彩精,有款有字看料細。

註解

雍正畫工工藝很細,器件精緻華麗,足滑潤、粉彩、鬥彩及其他彩料器都比較精,雍正時有款識,所以要認真看形、胎、料再看款識就會得出結論。

187。琺琅彩

琺琅西歐傳中國,金屬著色多彩成。

色彩燒在白瓷上,紅色用金非鐵銅。

不用水膠卻用油,低溫烘烤官盛行。

凸出平面釉料厚,可見冰裂細紋成。

濃淡有致立體感,瓷胎琺琅康雍成。

註解

琺琅彩用鉛、硼、矽作為基料。用金屬著色,在一次燒好的白瓷上作畫,紅色用金不用銅,不用水也不用膠調色,而是用油調色,像油畫一樣從西方傳入中國,先燒素坯,後在京城二次低溫烘烤而成。釉面可見小冰裂紋。色澤濃淡有致,有立體感,琺琅器經康雍兩代發展後成為非常好的瓷產品。由於硼的適量加入增加了亮度。

188。琺琅彩製作及釉色、款識

琺琅曾是宮中作,瓷上色地七種色。

白黃紅藍綠絳紫,先作素燒再上色。

胭紅用金非銅鐵,紅色測顯金紅色。

胭紅改用膠體紅,氧化銻用出黃色。

色彩新創有九種,新彩老彩十幾色。

色地上面花鳥蟲,彩料嬌豔華麗闊。

竹松梅蓮山村花,御用款字專門作。

四字雙行青藍紅,楷字字正宮中作。

註解

琺琅彩過去是在京城完成,首先在景德鎮燒坯然後再運到京城上釉燒成,胭紅用金不用銅,用油調色,黃色用銻,康雍將琺琅彩由九種色發展到十幾種,所以琺琅彩工藝十分美麗,花鳥山村很好看,款識在御用時用青、藍、紅三色,楷書雙行,專人書,也有印款。

189。琺琅彩傳入及發展

琺琅西歐傳中國,明末清初傳給我。

油畫技法塗銅器,名為琺琅傳瓷國。

中國首用瓷器上,國畫油畫溶一夥。

兩技更比一技好,瓷畫飛躍強中國。

色彩豔麗釉色美,世界瓷史放花朵。

註解

琺琅彩是從西歐傳入中國,以前是畫在銅胎器表面,中國將這種技術應用到了瓷上。中國將國畫和油畫的技法溶為一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