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裡淡淡地飄來。
夕陽透過樹蔭把暗淡的光斑印在古閣深色的窗檽上,在這些窗檽裡所藏的幾萬卷書因為乾隆皇帝的賞識,天一閣成了著名的“南北七閣”之一,從此名聞中國。
天一閣因為藏書萬卷而得清帝之賞識,雖在江南但名聞全國。不過在清一代,同樣在江南只因藏有一書而被殺被剮甚至禍延九族家破人亡的例子卻不在少數。
與寧波同處浙江省的南潯在清初年間發生了一起堪稱清代甚或堪稱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大的文字血案:南潯莊廷鑨“明史案”,全案歷時兩年,七十二人被殺,數百人發配充軍為奴,只是因為一本書——《明史輯略》。
清廷將此書定以謀反罪之後,除了從參與此書出版直到被誣告的人都無不被處以酷刑滅門慘死之外,就連購書、藏書者都被處以極刑:滸墅關榷使李繼白遣僕在蘇州購得此書,被定購逆書之罪與僕人及書店店主同斬;湖州府學教授趙君宋因藏書一本,處斬。
看看吧,這些藏書者觸目驚心的下場。在中國的歷史上,每當統治者要靠“*”和“文字獄”來統治和控制文人的時候,就連藏書者也常常是惶惶不可終日的,因為所藏的書便是證據確鑿的罪狀。所以當我再面對著夕陽餘暉裡的天一閣,我想藏書富有者如天一閣的主人,在悠悠的四百多年裡,他們的心曾經不安過嗎?
普陀山
從寧波我們去了海上佛國普陀山——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中我們踏足的第三座。作為現今中國最富裕的東南方唯一的一座佛教名山,相對於五臺山的隆重深厚,峨嵋山的莊嚴肅穆,普陀山稱得上是金碧輝煌。
從慧濟寺而法雨寺,從法雨寺到紫竹林,再從紫竹林到普濟寺。看不完的善男信女,僧人遊方。身旁遊人如鯽,眼前香菸繚繞。*的鐘聲、木魚聲、頌經聲迴響在耳邊。這就是普陀山,觀音菩薩的道場。中國百姓心中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曾經顯靈的地方。高達三十三米的觀世音菩薩銅像矗立在海邊,俯視著普陀山,俯視著人頭湧湧的一處處名寺大廟,俯視著從天下趕來普陀山的一眾蒼生。
我想每個人在普陀山得到都不相同,有人得到了安慰,有人得到了感悟,有人得到了希望,也有人得到了解脫。
當我們離開普陀山的時候,金色的夕陽下這海天佛國無處不是金碧輝煌了。
紹興
如果說紹興在中國是一座名人的城市,大概不會有人反對。古人上至大禹、勾踐、王羲之、陸游、徐渭,今人秋瑾、徐錫麟、蔡元培、魯迅、周恩來,他們的遺蹟都可以在紹興找得到。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山陰道上(5)
對我來說,它更是母親的祖籍,外公就出生在這裡。
到紹興時已是黃昏,下著不大不小的冷雨。溼漉漉的街道映著昏黃的路燈,竟有一種淡淡的古意和愁思。
晚飯想吃地道的紹興菜,吳先生介紹咸亨酒店。“不是那個喝老酒的小酒店,是旁邊那座咸亨大酒樓!”正好,早就想去的地方。
當晚的花雕醉雞酒香撲鼻,黴乾菜爆河蝦鹹中有鮮味,清蒸白魚味清而甘,黴乾菜燒肉味厚不膩,配上咸亨酒店自釀味甘醇厚的太雕酒,讓我對紹興的地方菜有意猶未盡的好感。
好像我不知道父親的祖居在寧波的哪處鄉下一樣,我也沒有能從母親那裡把外公在紹興城裡的故里問清楚。既然不能一訪外公的祖居,那我就告訴吳先生我們這次到來想要感受的三樣東西:越中的山水、古城的文化、水鄉的生活。
為了感受越中的山水,第二天的上午吳先生帶我們去了柯巖。
柯巖的人工味道雖然稍微重了一些,但卻是典型的越中山水——有山,有水,有巖,有橋,有船,有閣,有寺。
站在柯巖山頂的寺裡,正好俯視腳下的山山水水,村莊田野。淡淡的雨霧中河道縱橫,阡陌相連。烏蓬船在河道間穿梭往來,煙樹裡透出粉牆黛瓦的村莊。這片土地就是古時山陰會稽兩縣的治所。細雨濛濛,煙霧低飄,婉柔的山水和細緻的景物深蘊了江南的靈氣和神韻。相對眼前有如飄逸詩篇和淡雅水墨的景物,我身後金碧輝煌的寺廟就顯得太華麗媚俗了。
雨霧中雖看不清哪一座是府山,看不見府山上的越王臺,但我仍然感覺得到越王勾踐曾經依靠這片豐饒多情的土地臥薪嚐膽,終成復國雪恥大業的霸氣。總納山陰會稽三十六源之水的鑑湖在視線之外,但縱橫相間的堤橋下又哪處不是王羲之詠鑑湖詩句“山*上行,如在鏡中流”的景色?明山秀水出畫家。紹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