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起響應,從光東地面配合行動。
這個打算也是他們臨來這裡的時候,麥軻大體上和他們確定的;現在兩個村已經全部信主,正好順理成章地拉起隊伍。
作這事最積極的有三個人,兩武一文。
兩武就是洪秀全的兩位兄長,大哥洪仁發、二哥洪仁達,這二位雖然沒有文化,卻本性質樸,長期務農熬煉出一副鋼筋鐵骨,天生的身強力壯,再加上性格粗獷,煞是勇猛好鬥。
本來二人都是壓抑著自己的性格,把爭強鬥勇這一面隱藏起來;被馮雲山二人這一番挑頭,瞬間就火山爆發。成了招兵、練武等軍事活動最積極的參加者和領導人。
一文就是馮雲山的堂兄馮亞樹,他也是一直滿懷富國強民的理想,可惜沒有用武之地。
在真實歷史上,他比洪仁軒更慘,幾經周折,要去太平天國佔領的地區,都沒有成功,最後竟然病死在旅途。
就這樣一個胸懷大志、敗者不饒的有志之士,現在有了正確的信仰,又有了這樣的條件和機會。豈不要一展宏圖?
於是。他就成為出謀劃策的主要成員,為這支義軍規劃和管理每天廢寢忘食操勞。
出了這三位,還有二位少年英雄,這就是馮雲山的二個兒子——馮瑞明、馮瑞科。這二人一個十八歲。一個十九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更難得的是。少年沉穩,文武雙全。
二人從小文武兼修,現在又對基督教信仰投入了最大的熱情。每天研讀聖經;對父親倡導的軍事準備,更是全力支援,成為青年一代的領軍人物。
即使是馮雲山的女兒——馮僧,這是她的原名,現在改了,叫馮潔心,表明她從信主以後,立志保持一顆潔淨的心,跟隨救主走天路。
她給自己找到了一件事情,組織起所有和她一樣的未婚女孩,成立了衛生隊;她要和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