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1 / 4)

的話,現在估計已經到了金蘭外海了。”耽擱是不可能的,關鍵是海上不要出事了,好在船隊在透過馬六甲海峽時沒有遭到阻截,顯然是凌牙門方面已經知道了使團返回的訊息。“不過大人,法蘭西人想直航澎湖恐怕不行,朝廷也得有反應的時間,不如讓其隨著我們一同駛向呂宋,等到了呂宋外海,我們和西班牙公使的船自去馬尼拉,【九嶷山號】可陪著法蘭西人的船去澎湖。”

“這倒是一個辦法。”盧維駿點了點頭。“那就如此回覆法國公使好了,不必隱晦什麼,只管照實告之,想來,其可以理解本官的處置。”溫維禮轉身欲走,盧維駿卻叫住他。“【九嶷山號】上的那幫泰西學者也要予以安撫一二。”

盧維駿此行雖說沒有從歐洲請回來當時頂級的科學家,但好歹也忽悠了十幾名二流的藥理學家、植物學家、化學家、數學家來華夏,考慮到這些都是鄭克臧點名要求招募的,盧維駿一路上自然不敢怠慢,如今眼見得要回到國內了,肯定更不想出什麼岔子。

“下官知道了。”聽到泰西學者,溫維禮忽然想到一件事。“盧大人;那泰西教宗的使者朝覲一事,真的不要緊嗎?”

“當然,”盧維駿一笑。“遠來是客,朝廷就算不見待,總不會給予臉色,再說了,這件事還是要著落在總督衙門身上,不會有越權之說的。”

“如此就好。”溫維禮總算放心下來。“下官這就去回覆西夷”

649。夏俄戰爭(5)

穿過蔥翠的草原和林地,映入眼簾的卻是被焚燬的農莊,這不和諧的一幕讓馬上的哥薩克騎兵們一個個雙目充血。然而欲求報復的他們一路行來,除了偶爾發現的被摧毀或被遺棄的俄國定居點外,一個蒙古部落都沒有發現,彷彿整個下貝加爾已經成了可怕的無人區了。這詭異的一幕,在讓哥薩克人警惕的同時也讓他們的怒火無從宣洩,以至於積鬱在胸,讓所有人都恨不得立刻能暢快淋漓的戰鬥一場。

“西南的方向應該是希洛克城堡。”一名哥薩克隊長向騎兵總指揮報告道。“要不要繞道過去看看,萬一守軍還在堅持的話,正好能順手解救下來。”

哥薩克首領阿拉莫多…科爾尼諾夫思考了一會:“軍糧還有多少?”

“總共還有不到十馬車的糧食。”軍需官面色難看的報告道。“如果不能在希洛克找到補給,那麼我們只能餓著肚子返回色楞格斯克了。”

哥薩克人並非純粹的牧民,長途行軍時也不像蒙古人那樣是帶著牛羊遷徙的,因此只能仰仗攜帶的軍糧或指望能就地補給。然而經過清軍和夏軍近兩年的塗炭,整個下貝加爾地區幾乎是空空如也,哥薩克騎兵們根本無法找到可以就近補給的地方,至於指望後方能送來的補給更是奢望,要知道這方面從來都是俄國人的弱項,只怕色楞格斯克的圍困軍都無法順暢的得到來自伊爾庫茨克的補給。

“就向希洛克前進。”雖然物資上有一定的缺口,但尋找倖存的俄國居民也是哥薩克騎兵此行的重要任務,若是到了門戶不拐一下,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而且,這次因為糧秣不濟無法靠近希洛克的話,下次也會因為同樣的理由無法進入希洛克,可萬一城內還有俄國人在堅守的話,他們未必能拖到下次再下次,因此科爾尼諾夫最終決定冒險南行。“爭取明天中午前能抵達希洛克”

儘管科爾尼諾夫的選擇多少有些無奈,然而他並不知道,這卻讓他無意間與夏軍西進的大隊錯開了,至於此舉的後果卻是眾說紛紜,不能足一而論的。

姑且不說日後的歷史學家如何評判科爾尼諾夫的選擇,華夏武成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中午時分前後,近五千名哥薩克騎兵按期抵達了希洛克城外。然而出現在他們面前的不是俄國居民的歡呼聲,卻是懸掛著華夏國旗、軍旗的森嚴城堡,這讓一眾哥薩克人在失望之餘,心頭的那點戾氣愈發顯得暴虐起來。

“長官,現在怎麼辦?”望著封閉的城堡,哥薩克人殺意沸騰。“是不是立刻攻城。”

“蠢貨,”科爾尼諾夫大聲呵斥著請戰的部下們。“對面可是城堡,難道你們有大炮可以摧毀城牆嗎?”瞪著戰戰兢兢的部下們,科爾尼諾夫無力的搖了搖頭。“沒有大炮,光憑我們哥薩克人的血肉是攻不下希洛克的,所以,撤退,我們回色楞格斯克去。”

垂頭喪氣的哥薩克騎兵退走了,望著遠去的煙塵,守軍這才鬆了口氣。科爾尼諾夫並不知道因為瘟疫的問題,除了城牆外,希洛克城內的所有建築已經被夏軍燒燬了,臨時重建城內屋舍不足以容納足夠多的兵員,因此整個希洛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