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磊的邊上是戶官楊英及他的同宗兄弟工官楊賢,二楊都是戎鎮出身的老行伍,脾氣向來火爆,又枝器連生,平日裡就是同儕也不願意輕易跟他們起了紛爭。
楊賢的身邊是刑官柯平和禮官葉亨,這兩人也是鎮將的出身,平日向來交好,不過葉亨的身子骨最近幾年大差,柯平也年過五旬,因此估計去職也在朝夕之間,之所以現在還留在堂上,不過是朱錦優容老人而已。
站在文官這列最後一人,其實是陳永華的侄子、兵部贊畫陳繩武,作為朱錦在軍政上的真正助手,他雖然因為資歷太淺沒有辦法立時升任兵官,但他此刻能站在殿上與老一輩並肩正說明了他在朱錦心目的地位,有了這份寵信做保證,他的升遷也是早晚的事。
和陳永華相對而立的位置原本是五軍戎政周全斌的,但周全斌因為朱錦在處理鄭泰一事上的不冷靜而不得不投降清廷,因此這個位置就空了下來,至於誰能站在這個位置上,鄭軍各鎮大將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著。
武官之首的五軍戎政是空缺的,而各軍提督一職也是空懸,因此劉國軒、陳文煥、何佑、許耀、洪羽、薛進思等一干總兵、鎮將才得以站在殿上。
這些都是穿朱紫的,至於承宣司鄭省英、察言司陳廷章、審理司馮錫珪、賞勳司李景、中書科許明廷以及各鎮的監督、監營以及六科都事因為事關重大,這一次根本不得與聞,倒是負劍站在殿門口做護衛狀的侍衛馮錫範乘機也擠進了重臣的行列。
不過說到馮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