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3 / 4)

透的可能,不過代價是損失了一點情報傳遞的效率,但對於總體反應速度並不快的滿清官場來說,這點損失卻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會安(hoi…anfaifo)位於越南中部廣南…峴港省秋盆河(thethubonriver)即柴江的入海口,歷史上是佔婆(campa)人的故鄉。16世紀初葉,安南進入分裂割據的“南北朝”(公元1527…1592年)和鄭阮對峙(公元1533…1788年)時期,南方阮氏為與北方鄭氏爭雄,推行“南向”政策,不斷侵吞占城,同時允許外國商船到會安等港口貿易,壟斷經營,以收商利,“一以備軍需,一以供國用”。

由於廣南和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聯絡極為密切,會安自開埠就是中國商人與東南亞貿易的跳板和基地,中國商品不斷運往廣南,轉銷其它國家,以至於出現“大越國會安府者,百粵千川舟楫往來之古驛,五湖八閩貨商絡繹之通衢”的現象。

但繁榮是需要武力進行保衛,而廣南阮主即沒有強力的陸上力量,其水師也只不過是幾艘大型的舢板而已,之所以到現在沒有遭到打擊,只不過是一方面是因為此時進入東亞地區的歐洲勢力也並非到了為所欲為的時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清廷禁海,各方都需要這麼一個貨物流轉的港口而已。不過會安的好日子終於到頭了,在陳繩武和蔡通的前後報告的引誘下,暫時還無力對付歐洲大型商船的童子軍遠航營終於把視線投向了這一塊豐饒的卻沒有太多抵抗能力的海域

明永曆三十六年正月一過,遠航營便直撲會同,二月五日即在瓊州之會安之間洋麵憑著十幾門黑洞洞的大炮俘虜兩艘自會安駛離的中國走私商船,共查獲包括波羅麻、烏木、紅木、蘇木、魚翅、燕窩、白糖、海參、燒酒、鉛在內的十幾種貨物總值約在萬兩左右,麻英按照鄭克臧的吩咐劫走全部人貨後焚燬了上述兩條福船。

剛剛開過利市不到兩天,飛天等三船,又在會同以南海面成功攔截一艘暹羅船,在船上發現了價值在三千兩上下的胡椒、豆蔻、玳瑁、寶石、錫、象牙、糖、靛青等諸多物資,於是麻英再一次擄走人貨,隨即擊沉了該船。

“統領,是不是該返回東寧了。”飛龍的船長楚進當然不是想見好就收。“其實別的俺也不擔心,關鍵是抓來的那四十來個傢伙。雖說現在分散在三條船,每船不過十幾個,可咱們沒有專門裝人的囚室,這麼些人多少要安排人看守。要是再遇上船,又打起來了,他們尋隙鬧騰,那多少也一個麻煩。”

“怕麻煩,就在多餓上兩天好了,餘不信了,餓到他們手軟腳軟,還有什麼心思來鬧騰。”麻英的聲音跟冬季的海水一樣陰寒。“對了,你那條船上甄別過沒有,那幫暹羅鬼中有多少是真漢人,又有多少是假冒的。”

“這還用甄別嗎?”楚進大大咧咧的說到。“會說粵語、閩南話和客家話的就算是漢人,回去後授田屯種,不會說統統當作暹羅人處置就可以了。”說到這,楚進臉色嚴肅了起來。“其實暹羅人倒沒有要緊的,關鍵是漢人,俺們把他們掠去臺灣,少不得家中妻離子散的,萬一上陸後知道實情,藉機鬧事的話”

“地方上的保甲是吃乾飯的嗎?”麻英撇了撇嘴。“再說了,還有汛兵在,你不必操這份心思。”麻英拿起千里鏡對著遠處端詳了一會,這才接著說到。“他們甘做韃子的順民,這是他們的報應,有空想他們的困難,不如想想被韃子殺死的那些漢人吧。”

“其實,俺就是不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多人心甘情願當韃子的順民,在韃子的刀下過活,甚至做起漢奸走狗來還樂此不疲。”楚進搖著頭,一臉的不解。“說起來,要不是這些漢奸,本藩又怎麼回從大陸上退回來,難道說,天命不在大明瞭嗎?”

“天命不在大明瞭也好。”儘管鄭克臧對他多有猜忌,但手段還算隱秘,因此麻英對鄭克臧還是忠心耿耿的。“總領才能順天景命成就推翻韃虜光復華夏的大業,想想當年朱重八是怎麼做皇帝的,不過如此而已。”

麻英直截了當的幾句話讓楚進愣住了,過了好半天,他才緩緩的點頭:“說得也是,俺們不認什麼大明皇帝、大明監國,俺們只知道俺們這一切都是鄭家給的,俺們吃的是鄭家的飯,自然要為鄭家賣命。”

“明白就好,還不回你自己船上去。”麻英逐客著,楚進順從的返回了自己的船,然而才看到楚進登上自己的坐船,頭頂上的瞭望哨就傳來有船靠近的訊號。“回去,這不,又有人送上門來了。”隨即他大聲命令著。“發旗號,全體準備了”

就在麻英帶著遠航營像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