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2 / 4)

再想到剛才的旖旎和自己的反應,馮蓮娘不禁痴了

93。顯爵和勸輸

儘管由於陳永華的再三勸諫,馮錫範一案最終沒有牽涉太廣,但鄭克臧的一系列動作還是震動了東寧政壇。為安撫人心,在鄭省英的建議下,鄭克臧拜鄭聰為輔弼將軍,拜鄭明為匡政將軍,這兩人自然明白鄭克臧的心意,因此以鄭溫、鄭寬、鄭智的遭遇為戒,除了偶爾在朝會上充當門神以外,鄭克臧即便相召也託故不朝。

除了任命鄭氏宗親輔政以外,鄭克臧還對東寧現行的爵位體系做了改動,在明制原本的公、侯、伯三等之外,按衛所世官制度的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正千戶、副千戶、衛鎮撫、百戶、試百戶、所鎮撫等九等計爵。

其中公侯伯三等均為世爵,而指揮使以下九等為顯爵,世爵傳承、顯爵榮身。除了之前已經授予的侯爵、伯爵以外,今後再要授爵必先從所鎮撫開始授起,逐次遞轉直至世爵,世爵非絕嗣或大罪不除永為東寧屏障。

雖說東寧各爵均不授土,自所鎮撫以上只是按各爵位級領有的食邑數目折算薪俸(注:宋制,一戶實封折三百文一年),但由於鄭克臧宣佈而今正在與清虜隔海對峙因此民政財稅也算軍功,因此這一次自陳永華、鄭省英以降共冊封了包括兩個指揮使、十一個指揮使同知、十八個指揮使僉事在內的一百三十二員顯爵,這就讓原本沒有希望成為世爵的眾官對未來也生出了不小的希望來。

然而這麼一來童子軍中原本沿用的衛所官制就需要變動了。於是鄭克臧順勢自超品的招討大將軍之下,以歷代武散官及明代武勳官為基礎設定了包括正一品的上將軍、從一品的將軍、正二品的副將軍、從二品的輕車都尉、正三品的騎都尉、從三品的驍騎尉、正四品飛騎尉、從四品雲騎尉、正五品的武騎尉、從五品昭信校尉、正六品承信校尉、從六品忠顯校尉、正七品忠武校尉、從七品的護軍校尉、正八品的修武校尉、從八品的保義校尉、正九品的進義校尉、從九品的敦武校尉等新式軍階。譬如劉國軒,他的官爵若用新的說法就變成了金吾上將軍(明鄭正一品武官軍階)、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明室正一品武官官階)、總督水陸兩師(實職差遣)、武平伯(爵位)。

由於只是改動了軍階名目並不影響鄭軍舊有的鎮將、協統、領班的體制,所以這番改革便很順利的就被推行了下去,即便有少數有異議的,在一眾大佬被新的爵法撩撥的雙眼發赤的情況下,也很快沉默下去了。

不過更讓全臺文武振奮的是,鄭克臧宣佈原來分給各家的文武官田一律變為私有,代價是所以原本租種官田的佃戶將由官中統一授田分遣到鳳山、諸羅拓殖,而因此出現的勞力缺口則由官中提供更為廉價的黑奴來彌補。

當然這麼一來的話,官中等於又要多支付一筆百官的薪俸,但鄭克臧卻以租借黑奴為由收取一筆相對於僱傭佃戶而言微薄到極點的僱傭費寥作為彌補………儘管有些富裕的官員希望一次性買斷,但由於鄭克臧希望能以此作為打破士紳不納稅的慣例的第一步,所以自然不會允諾的………至於還有不足之處,鄭克臧決定自己摸口袋來彌補

“今年的旱情非常嚴重。”等好不容易安撫完東寧上下,鄭克臧又馬不停蹄的投入到抗旱工作中,他知道自永曆三十五年起遍及臺、閩、粵、贛、浙南的三年旱情在異時空曾經是摧毀明鄭政權最後根基的自然殺手,因此他決不可能輕易視之。“從現在開始全臺上下要緊急動員起來,各衛鎮及水師各部應該立刻出動幫助各州縣修建水渠、挖深井,工部所屬奴工隊也先放下府州縣道的工程在急水溪、八掌溪、濁水溪、大肚溪、打狗溪等大小江河修壩築堤引水入渠,另外營田司要立刻組建起來,儘快安排百姓轉種番薯、番芋仔等高產作物,餘知道這些東西不好吃,但大旱之年吃飽肚子為先。”

兵部、工部、戶部的郎官們紛紛點頭領命,鄭克臧關於取消六官分設諸司的事早已經沸沸揚揚了,在這個關係到自己前途的時刻,無論是誰都不想給鄭克臧留下一個壞印象。

“戶部關於今年丁銀減半,明年攤丁入畝的準備做好了沒有?”

鄭克臧如此問著,此時楊英已經被打發到察言司了,暫時兼管戶部並負責戶部改制的參議官洪磊自然知道楊英倒黴的原因,因此忙不迭的報告著:“啟稟世孫,戶部已經和各州縣做好了魚鱗冊的修訂,明年即可按新的章程收稅。”

鄭克臧舒了口氣,人口是他現在第一關心的要務,免去丁銀減少隱戶只不過是第一步:“既然弄好了,那就詔告全臺吧,苦了那麼多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