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2 / 4)

耳裡,麻英自然也不清楚清軍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但戰機已經出現,麻英自然不會放過。“命令各艦逐步逼近,全力開火,務必把粵省水師留在海上!”

麻英的命令透過一路監控廣東水師的兩條通報船傳遞到了剛剛轉向完畢準備再度出擊的六艘四千料船處,得到命令的譚安隨即在坐艦【泰山號】上升起訊號旗:“各船毋須理會清軍後隊,全力前插,攔截大隊。”

由於此時譚安部正處在東南的逆風處,因此譚安並沒指揮所部沖走之字形,反而以側風全力向西,以軟帆船的速度優勢從奪路西逃的廣東水師手中奪回了攔截的時間。當六艘四千料鐵骨船排成由北至南逆風而行的一字縱隊時,清軍戰船唯一能選擇的就是衝過鄭軍的炮火阻攔或者繞行更遠的路程。

不信邪或是說逃跑時爆發出雙倍戰鬥力的清軍是沒有,這些“鬥志”昂揚的傢伙在七艘更大、炮火更猛的鄭軍炮船的逼迫下孤注一擲,不顧一切的逼近著譚安所部構成的阻攔線。

“轟!”一聲巨響,一枚清軍發射的炮彈如有神助的命中了【泰山號】,打得甲板上木屑橫飛,一眾躲閃不及的鄭軍水兵頓時血灑甲板。但是譚安指揮若定,在他的帶動下,鄭軍水兵們簡單包紮了傷者,將陣亡者的屍體擱到一邊,與此同時,下甲板的炮火始終未停,以十倍的彈藥回擊著清軍的攻擊。

因為以側舷對船頭的緣故,除了【泰山號】以外,鄭軍其餘幾條炮船上也吃了不少的炮彈,其中【燕山號】甚至燃起了大火,不過由於損管得力,鄭軍戰船並沒退出戰線,反而如中流砥柱一般截擊著任何一條試圖穿越封鎖線的敵船。

說起來,由於載荷噸位的限制,鄭軍泰山級炮船及其餘三千料級炮船上主要搭載的三寸半長炮的威力並不算很大,以實心彈射中清軍戰船時並不能一擊就摧毀對方的船體,因此通常鄭軍常用其發射鏈彈和霰彈。不過這麼一來,長炮的射擊距離就變短了,以至於清軍配備的船首炮都能與之對射。好在,鄭軍還裝備了數量不少的四寸短炮,這些大威力的傢伙打到清軍的戰船,常常能連透側舷船板和數道船板,甚至能將清軍戰船的船底擊穿,所以清軍越是靠近,損失便越發加劇了。

“不必與清軍接舷,離開戰區。”【泰山號】向後方的其餘各船發著訊號。“重新攔截。”

看到旗號的鄭軍炮船緩緩而行,搶在與清軍戰船親密接觸前向北駛離戰區。看到這一幕,清軍們自然從經驗中預判到鄭軍艦船還將重新出現在自己前方,但此刻逃命要緊,沒有人會捨棄小我拯救大眾的衝上去纏住鄭軍,反而見到阻路的鄭軍離開了,廣東水師的殘餘船隻立刻奪路狂奔,有聰明一點的選擇了折向,有直愚的卻不得不顧的僅直向西,企圖搶在鄭軍六船返回前以速度逃出生天。

但阻路的敵人走了,緊緊捻在身後的敵人還如草原上耐心的捕食者一樣沒有離去,以最大斜角發生的長炮炮彈還時不時濺起沖天的水柱,逼得有心想脫隊而行的部分清軍戰船不得不繼續行駛在鄭軍規定的線路上。

“降帆。”看到自己似乎無法逃脫,傅魁眼珠一轉,當即命令道。“聽本官的命令降帆!”

以為傅魁要投降的船上清軍或如釋重負或驚疑不定的降下風帆,果然即便是形制格外巨大的提督坐艦在鄭軍眼裡卻不過是獵物之一,沒空搭理他們的麻英等人撇開傅魁一行繼續向西追擊著數目更多的獵物群。

等到【李衛公號】等船的身影在一眾驚恐的清軍眼中只剩下高聳的桅杆了,傅魁忽然命令道:“升帆,向西北方向去,鄭軍絕料想不到咱們會往金廈走。”

恍然大悟的清軍們手忙腳亂的行動著,藉著鄭軍的無暇過問,傅魁終於逃出了戰區。不過,如傅魁一樣“機智”的並不多見,於是出擊時一度擁有二百七十餘艘各式船隻和三萬水陸綠營的廣東水師,能回到大陸的只不過區區三十餘艘和四千餘人而已

224。三省攻臺(4)

康熙二十三年重設浙省水師之時,水師提督下轄直屬標兵五營,每營千人,另轄左、右路總兵各一員,每路總兵標下轄中、左、右、前四營,每營亦千人,全師總計一萬四千餘人。不過所謂的右路水師總兵其實統領的是陸師,並無實際的海上作戰能力。

康熙二十四年,鄭軍攻克溫州,受此刺激,清廷正式將院右路水師總兵建制移交浙江陸師提督,改陸師溫州鎮為水師溫州鎮以防備鄭軍的重新登陸浙省。水師溫州鎮之下設左、右兩營,並設磐石水師營和玉環水師營,所部總計官兵四千一百二十七員,各式戰船五十五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