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3 / 4)

康熙二十五年又因為鄭軍舟山隊進襲寧海和海門(注:淑江口)增設了水師海門協,下轄寧海營、海門、太平三營,計副將以下官兵一千九百二十七員,船二十八隻。

康熙二十六年初,原浙江水師提督所屬左路水師總兵改稱定海鎮總兵,下轄中、左、右三營,設有遊擊、守備、千總、把總等官四十四員,兵二千八百四十一人,各式戰船四十二隻。此外該鎮還轄有鎮海水師營、昌石水師營,其中鎮海水師營駐定海,有兵一千四百員,船二十餘隻,昌石水師營駐昌國(注:在象山非舟山本島)、石浦,有官兵五百七十人,船六隻。

除了上述二鎮一協之外,浙江水師提督還直轄錢塘水師營、太湖水師營、乍浦水師營等部,不過錢塘等三水師營或扼守浙江或駐防太湖,事實上並沒有南下參加攻臺一役,因此在扣除了留守後方的營兵之後,隨著梁鼐跨海征戰的浙省水師實際約九千五百餘人,戰船一百二十隻,其餘均為封界令後扣留的民船、商船,所用水夫也多為失業的前商船水手。

不過浙江水師雖然建制完整,水手經驗豐富,但就三省水師進攻路線來看,比起以澎湖為中繼目標的閩粵水師來,直接攻打臺灣本島的浙省水師的進攻距離最長,所需橫渡海峽的時間自然也是最久的。

距離遠一點,路上耗時多一點倒也算了,但讓梁鼐等浙省水師將官不能忍受的是,自海壇出擊之後,曾經傳入海壇海峽的鄭軍通報船便再次以附骨之蛆的形式出沒在清軍船團周圍,或以單船或以三、兩艘小隊的模式反覆襲擾清軍行程,儘管鄭軍通報船上的三寸長炮威力微乎其微,但有如牛虻反覆叮咬下,清軍還是出現了一些失血的症狀。

梁鼐也曾命令外圍的各營反擊鄭軍通報船的襲擾,但鄭軍滑不溜手,一見到反擊的清軍船隻立刻利用其縱帆船操縱靈活的特點溜之大吉,清軍的反擊行動不但沒有獲得應有的成效,反而因為再次整隊耽誤了不少時間。

三次一來,梁鼐也弄清楚了鄭軍的目的,於是下令無視鄭軍的襲擾僅直開向臺灣。但得勢不饒人的鄭軍甚至採取伴隨航行的大膽舉措,利用清軍戰船沒有側舷炮火的缺陷在三寸炮的有效打擊範圍內衝著清軍發射霰彈、鏈彈和熾熱彈。只能捱打不能反擊的清軍戰船不是遭到了霰彈的血洗就是被鏈彈打斷了桅杆而停滯下來,更有甚至被熾熱彈生生的引燃了船體。

見勢不好的梁鼐只好命令各部反擊,這麼一來就又重蹈了最初的覆轍,需要掩護內陸運輸船的清軍被迫走走停停,原本就不快的速度便愈發的顯得緩慢了。到了午末,正當閩省水師在澎湖以西、金門以東的海峽中線附近與鄭軍主力交火之時,第一個出航的浙省水師才剛剛駛離興化水道不過十餘水裡而已,距離其設定的目的地淡水港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未時初刻剛過,彷彿接到了神秘的訊息,鄭軍的襲擾一下子消失無蹤了。

對於這種現象,幾名幕僚揣測道:“軍門,估摸著是閩粵水師已經跟海逆的大隊交手了,海逆或許力戰不敵,才把所有的夾板船調了回去。”

“這?”梁鼐有些狐疑,但是除此之外他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再加上他所接到的命令是攻入淡水,因此他只能無視還有鄭軍通報船在清軍船團外圍遊弋的事實,下達他唯一能下達的命令。“也罷,命令各船加速駛往東寧,只要大軍上岸了,海逆便無計可施了”

一個時辰過去了,一個半時辰過去了,儘管時不時看見鄭軍通報船那形制古怪的三角縱帆在遠處閃過,但始終沒有發生什麼,原本清軍將士們忐忑的心情開始放緩了,甚至有些膽氣大增的還站在船沿向鄭軍通報船撒尿示威著。

“該死,本官還道海逆怎麼不打了,原來是彈藥用完了。”可好景不長,等到了申時末,已經駛過海峽中線的浙省清軍再一次遭到了鄭軍通報船的襲擾,這麼一來,梁鼐更是得出了錯誤的判斷,但此刻他也只有一鼓作氣衝到淡水了。“傳令各艦保護陸師,逐走海逆,再堅持兩個時辰,就到淡水了!”

但梁鼐沒有兩個時辰的時間了,酉時中,鄭軍的通報船再一次消失了,可這一次不遠處的洋麵上旋即出現瞭如林的桅杆。清軍還來不及驚恐,六隊一組的鄭軍三千料炮船便如旋轉的砂輪一樣開始打磨切削起清軍船團緊密的隊形來。

浙江水師很快就感覺到對手的不同,船大了不說,鄭軍通報船單舷只有兩到三位三寸炮,而快速艦隊的三千料炮船單舷則有六至七位三寸半以上的火炮,密集的炮火很快就讓浙江水師明白之前所見的不過是開胃菜罷了。

“該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