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巡官收取少量賦稅及審理百姓申述。”陳龍的制度很像歐洲的采邑制度,又像日本的藩幕體制,不過他對下面的約束力要比兩者更大,否則也不會有什麼巡官出來了。“至於都總管府的用度不足嗎?小弟是這樣考慮的,或可以自己組織商隊,經營漁獲、海鹽等等。”
“元朗兄,準備效仿聖上的內廷經理處?這倒也是個辦法。”蔡元書斟酌道。“小弟我這邊或許也可以效仿,那萬一彼此之間衝突起來?”
“你我各自約束在領內如何?否則就怕閩粵那幫大商家會衝進來咬得你我屍骨無存。”
“只在領內,怕是沒有什麼錢途,不如讓文玉兄也加進來,我們三人合股,先控制本島商事,然後向北渤泥發展,此地深靠近呂宋,以後或可以跟那邊通商。”
“這樣的話,只怕這商號要設在長島港,如此稅收上可要給總督衙門分潤走一部分。”
“不被總督衙門分潤的話,到時候納閩都護府會幫我們說話嗎?”
“這倒也是”
509。汶萊來朝
華夏武成四年十一月初八,一條剛剛靠上黃埔碼頭的暹羅商船上,幾個身影魚貫而下,隨即在碼頭上僱傭了嚮導,然後在嚮導的指引下向廣州城內行去,最後在廣東都督府門口上演了一出外邦來朝的活話劇。
對於所謂“汶萊歸附”事件,最尷尬的是總督衙門。須知道,總督蕃洋列國事務衙門在廣州城內除了有安南館伴使以外,還有總攬廣東洋務及猺、僮、苗、山哈等百越事務的駐省鴻臚使衙門。結果汶萊人哪個都不找,卻直接找到了行省最高長官,姑且不說汶萊人是不是存心如此,但至少總督衙門的面子被剝奪一乾二淨。
雖然心裡對不識趣的汶萊人已經恨得咬牙切齒了,但是廣東鴻臚使卻不敢隱瞞汶萊歸附一事,畢竟汶萊人先找的是都督府,按照流程雖然最後接待汶萊人的具體事務還是發回總督衙門處理,但相關的呈報,都督府也一定會循規蹈矩的發往武昌。
就這樣,透過廣東進奏院和總督衙門內部流程這兩條線,汶萊人的請求相繼抵達了鄭克臧的案頭。考慮到這是華夏朝建立後第一個主動要求歸附的外藩,為了慎重起見,鄭克臧便招集內閣諸大臣和總督衙門會辦大臣一起討論此事。
和鄭克臧想像中的不一樣,幾名內閣大臣雖然不分管總督衙門,但對於南洋的形勢或多或少有些瞭解,因此得到所謂遠邦來朝的訊息後,並沒有出現以往歷朝歷代都會出現的病態的狂喜,反而一個個默然無語、若有所思。
面對一眾成精的臣子,不得已,鄭克臧只好先讓鬱平拋磚引玉:“幾位卿家大約還不清楚勃泥的情況吧,這樣,鬱卿,你且先為大家解說一二吧。”
“臣遵旨。”身為總督衙門會辦大臣的鬱平站了出來。“不過臣請以圖觀。”鄭克臧點了點,於是一面繪有勃泥大致形狀的屏風很快擺放在眾人面前,鬱平此時伸手一指。“勃泥又稱婆羅洲,乃是南洋一巨島,據呂宋夷、荷蘭紅夷稱報,此島方圓三百萬裡,幾類我朝數省。然島子雖大,但開發卻很少,通常只在沿海五十里,最多也就百里之內有田土、人舍、國家,再往內則是世局叢林的食人生番,就是本地土人也等閒不敢輕易進入。”
開國伯、內閣大臣、禮部尚書、潮陽縣子黃良弼倒吸一口冷氣:“以此島之面積及開發之程度,或可供我朝百世之移民。”
“黃大人所言甚是。”鬱平衝著黃良弼笑了笑。“而根據之前本朝與荷蘭紅夷新達成的約定,本朝將不得向卡里馬塔海峽以西的蘇門答臘諸島、爪哇海以南的爪哇諸島、望加錫海峽以東的錫裡伯斯諸島、香料諸島拓殖,而紅夷也不得向勃泥及勃泥附屬諸島拓殖,如此一來,整個勃泥便是我朝的禁臠,外人不得染指。”
鬱平的潛臺詞很明確,既然如此,還管他什麼汶萊算端(蘇丹),能直接併吞或設立內藩的,又何必保留什麼外藩,為此他又介紹道:“且不說那麼長遠,就說如今吧,朝廷已經在北勃泥設定了納閩都護府及六個都總管治地,在西勃泥,凌牙門都護府下坤甸直隸州共有八個縣和十一個阿附的小國以及王藩、房藩、蜈琪嶼張藩等三處內藩。”
鬱平的話音剛落,內閣大臣、鹽鐵衙門會辦大臣柯鼎開便開口阻撓道:“可是如今汶萊歸附的事情已經鬧得天下皆知、列國與聞了,若是朝廷不接受汶萊的拳拳之心,恐怕傳揚出去,列邦或以為朝廷苛厲,若是因此絕了向化之心,對朝廷經營西洋怕是有所不利吧。”
柯鼎開說這話並非沒有緣由,事實上,根據荷蘭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