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3 / 4)

,已經聞到味的鄭軍水師突然才下游出現,面對如此情景,清軍督標水師營當即策船迎戰。可未曾想,鄭軍利用留滯在潮州的這些日子已經收集了相當數量的快舸、八槳船,原本準備以多打少的督標水師營反而深陷鄭軍的包圍之中。經過一個多時辰的交手,督標水師營力戰不敵,全軍覆沒在廣濟橋南。

鄭軍又花了半個多時辰清理航道,在將江上沉沒的清軍船隻拖開後,鄭軍炮船和快舸、八槳船溯江而上,很快出現在意溪渡和鱷渡,此時清軍才好不容易渡過二千人,看到鄭軍氣勢洶洶而來,南澳鎮鎮標右營當即棄船登岸,鄭軍其餘船隻便在炮船的掩護下從容引燃各種浮具,致使清軍渡江一事功虧一簣。

但更讓拜音達禮魂飛魄散的是,留守韓山、金山、筆架山等防線的綠旗兵在得知撤退開始後,先後殺死了留守的監軍向鄭軍投降。在這些降軍的指引下,鄭軍兵不血刃的接受了各處營地,隨後從韓山上直衝而下,殺向因準備渡江而混亂不堪的清軍各部。

“敗了!”、“跪地乞降不殺!”、“逃啊!”、“殺光韃子!”各種的聲浪在韓江邊高奏著,混亂的清軍根本無法抵禦鄭軍的衝殺,一時間高階將領紛紛帶著馬弁奪路而逃,而中下級官兵則瞻前顧後了一番便跪地乞降,至於頑抗的旗兵和鐵桿漢奸則不消鄭軍出手,自有願意戴罪立功的幫著取了他們的性命。

“完了。”看著眼前這副兵敗如山倒的景象,坐在馬上的拜音達禮搖搖欲墜。“奴才愧對皇上重託。”說著拜音達禮收手拔出寶劍便欲自刎,邊上的馬弁當即保住他的身子,邊上的參贊也極力勸說著,好不容易打消了死志的拜音達禮最終忍痛命令道。“走,去白沙壩,只要過了江,咱們還有機會贏回這一局”

280。戰潮州(4)

圍殲了江東的清軍之後,徹底掌握了制江權的鄭軍便用炮船所載重炮反覆轟擊廣濟門、竹木門等沿江城牆。儘管鄭軍的炮船數量有限並不很快撼動古老而又堅實的城牆,但卻讓損失了大半兵力的潮州守軍為此膽戰心驚。

九月初六,正當清軍的注意力為江邊的炮船所吸引時,鄭軍主力在青龍廟一線架設浮橋,隨後三天內鄭軍全軍渡過韓江。鑑於鄭軍已經渡過江,為了防止福州總督、將軍一起被俘的故事重演,吳興祚被迫連同剛剛自江西逃回的拜音達禮率旗兵及督標一部狼狽逃亡惠州,只留下李林隆率著一萬餘人死守潮州城。

鄭軍在潮州城下進行了短暫的整編,在調劑補充了左射聲師的損失之後,鄭克臧命令剩下的一萬一千多新附軍對潮州實施猛攻。在虎視眈眈的鄭軍脅迫下,新附軍發揮了百分之二百的戰力,雖然沒有立刻攻下潮州城,但日夜不停的攻擊還是讓潮州城頭疲於應付。正當李林隆的全部注意力都被城南、城西的新附軍所吸引時,下水門城樓被江上炮船擊毀。面對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缺少了總督和將軍主持的潮州城更是人心浮動。

不過還不等潮州城中的綠旗兵將領有所行動,九月初八,狼狽逃出潮州城的吳興祚、拜音達禮兩人在普寧縣城匯合了來自惠州、肇慶以及廣西、湖南等地援軍後捲土重來。面對在腹部出現的三萬多清軍,鄭克臧當即決定留下崑崙奴軍和水師一部繼續監控潮州之敵,其餘兵力悉數西指,先打垮了援軍後,再回攻潮州。

“海逆突然撤圍西去,想來必然迎擊總督大人帶來的援兵了,”在潮州城裡,提督李林隆招來各路營官議事,他不是不知道這些人中存在魑魅魍魎,但是考慮到鄭軍一旦擊敗了吳興祚的援兵,潮州的覆亡也就是指日的事。“所以本官決意率兵出擊與總督大人夾擊海逆。”

“軍門,李軍門萬萬不可啊。”神色各異的武官們還沒有開口,潮州府便跳了起來。“要是軍門率兵離去,萬一海逆復來,僅憑著潮州滿城百姓,又如何擋得住海逆的大軍。”潮州府當然是出於自己的角度來考慮的,不過這位知府大人也並非不知兵,因此他還說到。“提臺,其實只要守住了潮州,海逆的糧道不暢,遲早是敗亡的局面。”

“是啊,軍門,標下以為知府大人的話所言極是,與其與總督大人會師夾擊海逆,不如先擊敗了城外海逆的餘部。”潮州總兵蘇司羅也不願意輕離了自己的防區,因此出言幫腔道。“只要扼住了潮州這一糧道,海逆久戰不下必然自斃。”

督標後營參將卻不願待在潮州這個死地,因此他極力贊成著李林隆的決定:“下官以為海逆暢行海路,死守潮州並不能確保斷絕海逆後路,因此只有出兵才是取勝之道,所謂待海賊自斃不過是怯戰的說詞。”

蘇司羅大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