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2 / 4)

爭辯:“松南營所言有些道理,來人,先鳴金,把五營撤下來再說。”

得到收兵訊號的清軍丟下器械奪命狂奔,卻把背後留給了從容的鄭軍射手,此時,之前因為清軍過快突入而沒有開上幾炮的鄭軍炮隊重新發言了,雖然因為清軍的隊形已經完全散開而效果沒有之前那麼好,但還是讓急於逃命的清軍丟下了更多的傷亡者。

“城上城下一共丟了兩百多人,還有十幾號受傷的也丟在撤回來的路上沒法接應了。”當然鄭軍也不是無損的,特別是探頭射擊時被清軍鳥銃打死打傷的也有十幾號,但是即便知道了鄭軍具體的傷亡,細數下來,交換比例也是不利於清軍的,更何況在原本就士氣不振的松北協眼裡鄭軍幾乎是無一傷亡的,因此報告時宮遊擊無法直述自己的戰果。

“你且下去重整各部,另外松南營我也給你。”萬永祺揮退瞭如蒙大赦的宮某人,同時命令道。“稍後,奇兵營接手西、南兩門的攻勢,青山營接手東、北兩門的攻勢,務必不給海逆喘息的時間。”軍令如山倒,即便奇兵營李參將有所不滿他還得執行下去,當然,萬永祺也不能一味強壓因此他利誘道。“收復崑山後,本官一定為諸位大人向朝廷請功”

“仙瑳兄,如今最壞的情況已經出現了。”清軍明目張膽的調動自然瞞不過鄭軍在城上的觀察,但鄭軍在崑山只有兩個步哨六個步隊,平均下來也不過每面城牆六十餘人,又如何擋得住清軍的四面齊攻。“咱們該怎麼辦?”

“各地的援軍正在開來,我們必須堅持下去。”莊星同樣表情嚴肅。“既然城頭守不住了,咱們就撤到城內去。”莊星命令到。“不過縣衙的圍牆需要加固,也容不下六百多人的隊伍,所以,需要分散到文廟和城隍廟,在這之前”

莊星的話還沒有說完,遊燾信誓旦旦的保證到:“在這之前,下官絕不讓清虜登上城頭。”

“糊塗!”莊星訓斥道。“若不是因為我團兵分四面,力薄難敵清虜勢眾,本官何必要退守縣衙。”莊星拍了拍遊燾的肩膀。“遊承信,真把兵都打光了,崑山城還守得住嗎?所以,”莊星頓了頓。“把兵從城牆上撤下來,在街巷上設障堵截。”

崑山雖然是縣城,但只有南北主街上能通行車馬,而支路、弄堂多半隻能三、兩人並行或一人獨行,在這種地形上,清軍的兵力優勢自然不宜發揮。

遊燾眼睛一亮,當即應道:“下官知道該怎麼做了”

249。蘇浙之戰(3)

折騰了大約一個時辰的光景,終於完成了排程的奇兵營和青山營兩部生力軍同時在四門發動攻擊,清軍帶來的紅夷炮、佛郎機炮、虎蹲炮、松節炮,也不管射程夠不夠得到都一個勁的向城頭施放著,一時間聲勢浩大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可是正在釋放煙花爆竹的清軍們決計想不到的是,鄭軍大隊已經從各面城牆上退了下來,每面城牆上只有那麼一個、二個的監視者,所以這番隆重的聲光演出卻是對著瞎子拋媚眼了。

小半個時辰的炮擊之後,清軍大隊遵照老套路開始衝鋒了。衝鋒的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近乎毫髮無損的清軍佔領城頭之後卻有些猶豫了,有慎重的派人請示萬永祺,有莽撞的自己率部就直衝入城,介於慎重與莽撞之間的則先派出小股部隊試探前行,自此,清軍曾經一致的步調開始混亂起來。

“海逆棄守城牆、遁入城內?”在中國古代城牆的失守通常代表著城池易手的開始,至於巷戰嘛,清軍的兵力可是十倍於鄭軍的,因此萬永祺第一時間真的以為勝券在握了。“甚好,命令各部奮勇前行,當克復縣衙聚殲海逆於城中”

萬永祺的命令還沒有下達,一個報信的清兵就匆匆被引到面前:“奇兵營下左中所(汛)於城中南街遭到海逆設障阻截,海逆以鳥銃射殺我部官兵,中左所已傷亡十數人”

“這是海逆負隅頑抗。”萬永祺理所當然的認為著。“命所部不畏死傷務必湧進”

高聲喊殺的清軍揮舞著手中兵器向著面前看似單薄的路障衝了過去,但在距離五十步的時候,躲在門板和座椅構成的路障後面的鄭軍平端著步銃突然冒出頭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鄭軍穩穩的扣動扳機,十幾只銃管同時一跳,密集的銃彈當即將突前的清軍打倒了一片。

此時的鄭軍射手並不親自裝填,他們將手中的步銃交給身後的預備隊,然後接過預備隊遞過來的步銃重新瞄準射擊著,如此再三,只要保持一定的射擊頻率,鄭軍射出的槍彈便連綿不絕,以至於妄圖利用鄭軍火力間隙實施的清軍紛紛吃了大虧。

清軍的鳥銃手想當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