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易操控的。
自大的西班牙人顯然不願意放棄自己在東方的殖民地,好在葡萄牙與華夏正式簽訂《凌牙門條約》以及夏荷開戰的訊息次第傳來,讓沉溺在往日榮光裡的老大帝國清醒了過來。是的,買不到,人家不會直接搶嗎?以西班牙如今的實力,又如何能派遣大艦隊前往亞洲與世界第一帝國交戰了。正是有了這樣的明悟,西班牙人開始與盧維駿進行了冗長的談判。
談判無法是討價還價,就出售金額糾纏不休。西班牙人似乎發覺華夏並不想中斷大帆船貿易,因此不願意鬆口。聞訊的英國人、荷蘭人也紛紛向西班牙施壓,希望西班牙能頂住華夏的壓力,甚至願意與西班牙組成聯軍共同對付華夏。只是西班牙國庫甚為空虛,根本拿出錢來做遠征的準備,再加上三國之間彼此有宿怨,法國又在其中挑撥,因而所謂三國聯盟的計劃還未真正進入談判階段便宣告夭折了。
只是夏西雙方在售賣價格上一直沒有談攏,因此談判一直拖到第二年荷軍戰敗投降的訊息傳來,這才最終在西班牙方面退讓的情況下達成一致。最終,華夏以四年支付三百萬法郎(約合半貫武成銀幣二千五百萬枚)或等值商品的鉅款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下整個菲律賓,當然這已經是後話了。
就在盧維駿在異域他鄉孤軍奮戰之際,出巡大半年的鄭克臧回到了武昌。
回到武昌後,鄭克臧第一時間宣佈了將太平府降等劃入江南省,原隸屬江南的通州府再度迴歸江淮治下。訊息一出,浙西闔省上下大失所望,然而鄭克臧的理由也很充分,畢竟太平有數萬工徒和奴隸,三省之中唯有江南有充足的兵力就近監控、彈壓,因此只能劃給江南,至於通州本在江北,迴歸江淮也算是正本清源。
且不管浙西方面如何覺得朝廷處置不公,但既然傳說中的太平府降等已經變為了現實,那麼太平鐵礦和太平冶鐵場的出售也就在指日之間了,為了獲取第一手訊息,武昌府城裡依舊充斥著各路鑽營、打探的商賈之流。
為了儘快平息市井的騷動,華夏朝廷遵照鄭克臧的旨意隨後釋出公告,正式宣佈將太平鐵礦和太平冶鐵場分割後向國內市場出售。
其中太平冶鐵場的股票計價八百五十萬貫,分為三個部分發售:
大約一成左右的以票面價格發行的鐵場股票將向大作、爐頭以下鐵場各級工徒出售的,所有工徒可按各自技工等級和職司購買相應數額的股票,手中無錢的可以用未來利息抵充賒購,但在十年內禁止所有工徒向其他官吏商民出售;兵部、計司、內廷保有的約計三成的股票,這部分股票中除兵部是冶鐵場原始擁有人不用支付任何費用外,計司和內廷都要向兵部以票面價值支付購買金,不過鑑於朝廷財政緊張,因此計司和內廷同樣以未來三十年的收益抵充購股款及利息;剩下的六成股票則面向天下官吏、商賈、富民發售,這一部分股票採用溢價申購的辦法對外發售,最後達成的申購價為每貫面值的股票溢價至四貫七百文,幾為票面價值的五倍之多
不過對於兵部而言,二千餘萬貫的收入並不讓他們滿足,畢竟冶鐵場的技工是無價之寶,而場內的蓄熱池高爐和焦炭鍊鐵更是秘密中的秘密………果然在數年後,弄清楚朝廷鐵場出好鐵、好鋼的秘密後,蓄熱池高爐和焦炭鍊鐵迅速推廣到全國,大大提高了國內生鐵生產的數量和質量,給了鄭克臧一個意料中的驚喜
在冶鐵場股票成功發售後,鹽鐵衙門工商司還專門召開了第一屆股東大會,並制定了股東權益和身息十三股的分紅及發展金制度,規定凡購買十萬股以上者可獲監事資格,以及監事可以監督鐵場營運。同時除兵部、計司及內廷派遣的部分監事外,兵部駐太平冶鐵場的大使、副使以下各級官吏全部撤出,新的場監、主事由監事會遴選產生,今後場監和各級主事將直接向監事會負責,在經營自主的前提下為股東們賺取更多合理的紅利
太平冶鐵場成功發售後,華夏朝廷又對太平鐵礦及淮南煤礦的營運作出調整,採用承包作業,即以小組產量獲取報酬的辦法實施勞動自治以避免官府與礦工直接傳送勞資衝突。
此外,為了避免頻繁的事故在附近華夏百姓中造成不良的影響,太平鐵礦和淮南煤礦開始全面使用國外契約奴隸,而不再使用華夏勞工;至於原本冒險採礦維生的華夏貧民將由朝廷全部無償授予邊郡土地實施強制移民,而原本用於各地礦山勞作的清軍俘虜及滿蒙八旗兵則陸續轉移至重建鄭國渠工程及江淮、海西、山東沿海海塘建設工地
北面的清廷已經被趕到俄國人的地盤上,南面的荷蘭人也已經被趕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