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不遠處的一個小山包說。
“好。”程中謙若有所思地點頭,隨後便由王鄉長帶著來到了島上姓張的村長家裡。
這是一排五間平房,看房子的樣子像是建起來沒幾年,應該是村裡最好的房屋,用大塊鵝卵石和水泥砌成的院牆,正中開著一道柵欄鐵門。
“老張,客人來了!”王鄉長站在門外大聲喊道。
只見院子裡一會兒便出來一個不到三十多歲的年輕婦女,操著濃重的櫪縣方言大聲道:“鄉長您來啦,快進來吧,我爹出去了,馬上來家。”說罷開啟大門讓幾位客人進門。
那女人看到程中謙等人的打扮,知道是城裡來的貴客,邊在圍裙上擦手邊說道:“飯馬上好,馬家的船今天一早上出去,我爹說去看看再有沒有什麼鮮貨拿點回來給你們嚐嚐。”
王鄉長“嗯”了一聲表示知道了,然後揹著手低頭往屋子裡走。
以璨發現王鄉長在這時候架突然端起了架子,頗有威嚴的樣子,便知道那年輕女人的侷促並不是衝著幾個客人,而是衝著這位鄉長。
幾個人隨著鄉長進到屋子裡,看這屋子收拾的還算乾淨,傢俱也挺新的,但比起市內近郊的農村的家庭還是貧窮了些。
“她公公老張頭兒是這兒的村長,也是個好船把式,自己家養著一條船,所以在村裡算是富的,從他當了村長後,對村裡人都挺照顧的,不過島上的人家都挺艱難,特別是沒有勞力的家,收入非常低。”王鄉長低聲介紹說道。
“這些人為什麼不考慮搬到6地上生活?”6地上人多,有各種小生意,總比守在這裡要好些。
“政府有規定,島上居民一般來說是不能隨便搬遷,為了保護島上的生態平衡,計劃生育政策都相對寬鬆,凡島上的居民是可以生二胎的。”這個問題很複雜,王鄉長只能簡單地解釋。
“為了防止大面積的養殖造成海水汙染,這裡一直禁止外來投資養殖水產業,市裡的統一歸劃是留給開發旅遊的,可惜等了這幾年終是熬不住,島上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乘下的這些漁民只能自給自足。”
王鄉長一邊嘆息島上的絕無僅有的自然條件,又表達了希望程氏投資的急切心情:“我們這裡離6地並不遠,市裡總說要整體規劃,我們一直盼到今天才算把你們盼來了。這些居民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雖然不願意離開,但是如果給以適當的條件,還是願意並島生活的。”
以前曾有過大集團,希望包下一個小島開發,但最終因為總體方案不完美,無法保證整個梅花島的整體開發,市裡最終並沒有透過。
說話間,院子裡傳來說話聲,張村長帶著兒子拎著一個大塑膠桶回來了。
“王鄉長,今天運氣不錯,有很多鮮貨!”老張五十多歲,個子不高,黑瘦的身材,大約常年在海上勞作顯得很結實。跟在他後面的年輕人略高,身材顯得大了一號,只不過臉型像極了父親,連走路的姿態都像的很。
以璨湊上前一看,果然桶裡都是鮮貨。有活蹦亂跳的魚,有全身長滿黑刺的海膽,還有幾隻鮑魚,更有幾隻大螃蟹揮著鉗子使勁兒地往外爬。
“老馮家船今天早上出的海?”
“是啊,今兒一大早上出的海,可聽說下午有颱風,沒敢往遠走,只是附近撈了點貨。”
“下午有颱風?為什麼氣象臺沒有預報?”以璨驚問。她知道海島的氣候變化莫測,昨天晚上還特意看了新聞後的天氣預報,但並沒有颱風預警。
“剛剛縣裡氣象臺通知的。”張村長顯然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很自然的說道。
“我們每個島上有氣象預警員,縣裡氣象臺可以直接通知到每個島上。”王鄉長解釋說道。
海上天氣變幻無常,常常會因為一個意外而改變。王鄉長這兩天忙著接待程氏一行考察,他得到的訊息是明天會有颱風路過,原以為今天轉完幾個島,明天來了颱風只要呆在梅花島就沒問題了,誰想到天氣突變,颱風拐了個彎兒提前來了,他顯然是錯過了這個訊息。
“我們要不要現在離島?”黃瑞鑫有些緊張地問。
“船剛剛送我們來以後回鄉裡有事去了,馬上回來最快也要二十多分鐘,不過颱風說是下午來,我們吃過飯等船來了再走一樣來得及。”
鄉里只有這一艘快船,是給鄉里幹部到各島上辦公用的。王鄉長顯然對這種情況十分有經驗,馬上打電話給鄉里要船,又招呼老張的兒媳婦收拾飯吃。
程中謙為了穩妥,仍是給縣長打了電話,知道那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