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2 / 4)

小說:中華第一帝國 作者:沸點123

關聯的國家也將會緊接著崩潰,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竭盡一切可能的幫助帝國穩定貨幣,只有這樣,他們的損失才會降到最小。

當下,王思銳立即同意了閻維藩的方案,並且令他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出來,同時,可以以政府的名義,緩慢的從民間收一些金子上來,至於其他的,則等到貨幣改革推行之後,直接拿新幣去買。

時間飛逝,眨眼間便到了1905年,中華帝國成立即將一週年,這個年輕的有些可怕的帝國,這一年來卻在國際上掀起了一番風雲,不僅將遠東地區給攪得天翻地覆,就連遙遠的歐洲,也開始隱隱的出現了一絲絲的動盪不安。

帝國財政部下屬的統計署,此刻正是最為忙碌的時候,因為按照帝國的新規,每年的十月份過後,統計署就要開始統計國內的一些經濟情況,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三個月的統計時間,最遲次年1月1日,必須要拿出上一年度的統計資料。

現在帝國已經以公元制來進行財年統計,不過他們內部卻更喜歡稱之為建元元年財年統計,因為公元制每一年的頭一天,就是建元的頭一天,兩者是一起的,他們早已是受夠了西方的欺凌,所以不願以他們的紀年方式來紀年,而是選擇了傳統的紀年方式。

而王思銳上臺之後,便宣佈年號為建元,並將年號啟用時間提早至帝國成立的那一天,也就是1904年1月1號。

建元二年,一月一號,公元1905年1月1號,帝國財政部統計署署長任天高帶著統計署三個月以來的工作成果,與帝國總理王士珍一同來到了軍營。

這裡,是帝國高層第一次對皇帝彙報公事的地方,也將會是最後一次彙報公事的地方,中京那邊的建設基本上已經差不多完工了。

因為建築要求並不高,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華麗,且大多數都是採用了磚混結構,用的是水泥直接澆灌的方式,所以工程速度倒是提高了不止一倍。

除了一些人數規模龐大的部門新的辦公點還未完工以外,其他大多數部門的辦公點都已經進入了尾聲,接下來的幾個月,將會是綠化的時間,然後便可以直接搬遷過去了。

作為皇帝,儘管王思銳再三表示要低調,但是一些應有的場面還是不能少的,作為新的皇宮,一共有兩座宮殿建築群,一前一後,後方是生活區,規模不大,只有百餘間大小面積約百平左右的房子,其中的一大半,都被劃歸了皇宮衛隊使用,一間規模六七百平的宮殿,那是王思銳的寢殿。前方則是一座龐大的宮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

而王思銳打算在過完年開春之後便搬到中京,而其他的部門,只要是辦公點即將完工的,也已經做出了搬遷的計劃。

ps:感謝大軍2016的打賞支援,感謝書城書友透支的月票支援,這兩天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接下來這一週的事情也不少,所以更新方面可能不會有之前那麼勤快,但是也請大家放心,欠下的章節,一定會補上,目前推薦票和月票各簽兩更,今天俺儘量多更一些,稍微還點欠債,也希望大家多支援俺一下,訂閱打賞什麼的隨意,拜託了……(未完待續。)

374:工業化成果

“陛下,自四年前開始,帝國一共投資新建大小工廠三百四十七座,其中軍事工廠共一百一十一座,其中步槍工廠三十二座,機槍工廠二十七座,火炮工廠十一座,坦克工廠二十二座,彈藥工廠十九座。共計投資白銀2。57億兩,其中,工人工資以及日常開銷佔據八千一百萬兩。

其餘二百三十六座工廠中,有三十座鋼鐵廠,其餘的大多數都是民用工廠。共計投資白銀2億兩,其中工人工資以及日常開銷共計1。7億兩白銀。

因為軍工廠所需要的原材料,大多數是直接從民用工廠內拿來的,所以原材料這一塊我們只計算了人工成本,即運輸成本,四年來運輸任務共計執行十二萬次,投入人次共計一百零九萬,每人每次成本大約為三兩銀子左右,所以人工成本為三百二十七萬兩白銀。

民用工廠這邊的材料成本就高了很多,即便我們佔據著各種優勢,需要花錢購買的原材料,這四年來共計花費了二千三百萬兩白銀,國內有的原材料,我們只付出了人工成本,但人工成本依舊是高居不下,所以四年來這兩百餘座民用工廠的人工成本總計將近一億兩白銀。

四年來,帝國在工業建設方面投入的總資金為5。3027億兩白銀。”任天高一口氣說著近四年以來帝國的工業總投入。

5。3027億,這個很多嗎?放在現在來看,的確很多,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