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年的稅收總和也才八千萬兩白銀,而帝國成立僅僅才一年的時間,王思銳控制清帝國也才四年的時間,便投入了5。3億兩白銀用於工業建設,平均每年1。325億兩白銀的投入,整整比清政府的全年稅收還多了五千萬兩。
而放在前清時期,一年的工業建設投入是多少?能有五百萬兩白銀就算不錯的了,其中大多數還是地方政府自己組織的。
當然了,如果不是王思銳當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控制了京城,先是從八國聯軍手中搶走了原本被他們搶走的資金,隨後在二次進京的時候,又狠狠的洗劫了一遍那些滿清餘孽的話,王思銳是沒有這麼多的資金用於工業建設的。
雖然投資不少,說出去估計能將一大票人給直接嚇死,但是王思銳對於這個結果顯然還是有些不太滿意的,花錢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因為,當初經歷了兩次的搶劫,這5。3億兩白銀才剛剛佔據了洗劫成果的一半。
雖然當初洗劫了將近11億兩白銀,著實將王思銳給震驚的不輕,但後來仔細一想,這個好像還是不夠啊。
清帝國統治了兩百多年的時間,王公貴族又有多少?就是八大********,多的不說,兩百多年下來,起碼一人家裡也要有一個億的存款吧?王思銳總感覺這幫人似乎是藏私了,但具體藏到哪裡他又不知道。
忽然間,王思銳很想高呼一聲,總有刁民想害朕。但是將近十一個億的收入也很讓他滿意了,當然了,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王思銳基本上已經花光了這十一個億的資金,手裡還掌握著的,甚至已經不足五千萬了。
另一半則是被投入到了軍隊那裡,不然的話,真以為那一百多萬軍隊是給一支槍就能上前線賣命的嗎?沒有錢,誰肯去啊?雖然王思銳是皇帝,又有主角光環加成,但他也沒想過要做白日夢……
當然,如果你真的以為王思銳手中僅僅只剩下了不足五千萬,那麼只能說,你太天真了。
這五千萬,是那十一個億裡剩下的,王思銳用了四年的時間,才差不多將那十一個億給造光。同樣的,這四年間的收入,王思銳可是一分沒動的。
雖然中間經歷了一些戰亂,導致中央政府的收入銳減,但是四年,不,準確的說應該是三年的時間內,帝國政府手裡還是多了差不多1。5億兩左右的稅收的。
雖然不多,但應急的話,用上一年還是沒問題的,若是省著點,到也能夠拖個兩年。
同時,王思銳還有福特工廠在為他賺著足夠的外匯,不僅僅只是美國那邊,位於燕京的福特工廠生產基地所製造的小汽車,其中一部分被運往了美國,一部分則被運往歐洲,而憑藉著福特汽車那恐怖的銷量,王思銳在海外掌控的資金也不低於五個億美金。
所以說,別看現在王思銳表面上是沒多少錢了,到處要去哭窮,可要是真的來個知根知底的人去刨一刨的話,那麼你會發現,王思銳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收入方面,因為軍工廠吸納了部分鋼鐵工廠的利潤,同時鋼鐵工廠又承擔著鐵路修建,以及其他一些政府專案的原材料供應,所以鋼鐵廠全部都是虧損狀態,但總體而言,虧損的只是人工成本,等到未來國家專案完工之後,鋼鐵工廠將會逐漸的開始盈利。
其他工廠有盈利的,也有虧損的,但是總體狀況還算不錯,所以,民用工廠方面,這幾年以來共計盈利4。1億兩白銀。
國內最賺錢的企業是紡織業和鹽業,國家投資的三座大型紗廠以及十座大型服裝廠,兩年來除去開銷之外,共計總收入1。3億兩白銀。
鹽業因為政府出臺了相關的管控政策,加之又投資興建了數座大型的鹽業工廠,使得產量大增,所以這幾年來鹽業的總收入為七百四十萬兩白銀。”任天高說著。
王思銳點了點頭,七百四十萬兩白銀跟前面的1。3億比起來的確太少了,但是跟後面的幾百個工廠比起來,鹽業的利潤又的確不低。
4。1億兩的總收入,這些是四年來不斷投入的產出總和,平均下來的話,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一億兩,相比較於5。3億兩的總投資,總體上還是賠本的。
但必須要考慮到5。3億兩之中,有大部分資金都是用於軍工產業,那是個只會吞錢而短時間內無法盈利的傢伙,若是去掉的話,其實收入也還算是可觀的了。
畢竟投入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後面的已經不需要國家投入了,但是每年的利潤卻只會越來越多,除非是經濟崩潰導致崩盤,否則利潤是不會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