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懷的報價是在太高了,五位股東中的老錢和老李很有可能經不住誘惑而私下出售股份。
而老李則是可以拿著這筆錢訂購卡車,用於他的煤炭事業,這個要比使用運輸公司的卡車更加划算,也更加省事。老錢則是計劃擴建工廠,但是因為工廠已經抵押給了銀行,資金什麼的需要經過銀行的審批,老錢的步子邁的有些大,所以銀行並沒有審批透過。
兩人如果成功出售股份,那麼他們的債務也相應的轉移到了盛宣懷的身上,這樣他們不僅可以拿回自己的企業,還有一大筆錢可以發展自己的企業,畢竟運輸公司目前的這點利潤,遠不及他們企業自身所產生的利潤。
“公司很快將會進入發展瓶頸期,如果我們有所懈怠的話,將有很大可能被其他人趁虛而入,我考慮了很久,所以,我有個想法,雖然不能夠一下子解決我們的問題,但是也能夠相應的緩解一些,同樣的能夠讓公司穩步發展下去。”孫浩晟表情有些凝重道,他知道,一旦自己說出這個方法,老錢和老李將很有可能選擇退出,但是沒辦法,他必須要這麼做。
“什麼辦法?難道還能繼續貸款不成?”
“貸款不大可能,如果以運通公司去貸款的話,這屬於重複貸款,是不會被審批透過的。現在我們唯一的辦法只有兩個,二選一,第一個,由我們按照各自所佔股份比例進行注資,以這些注資來獲得發展,按照大力的計劃,我們如果能有五百臺卡車的話,應該暫時的可以保證省內的覆蓋度。第二個辦法是三年內我們不進行分紅,所得利潤除去運營所需之外,其餘的全部用於採購卡車,這個月我們大概會有十萬左右的利潤,但限於運力影響,即便改制過後,最多也不會超過十五萬,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細水長流的方法,我們每個月可以增加大約十二到十九臺卡車,一年內應該可以佔領省內市場,兩年內佔領周邊市場,三年內開始對更遠的省份進行擴張。”
“我不同意,我們現在資金本就有限,哪還有錢拿來投資?就連陛下也都說了,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這段路到底要走多久我們還都不知道,難道要十年以後才能盈利嗎?”
“對,不要忘了,我們做這個企業是為了賺錢的,前期這麼大的投入,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回本?”
老錢和老李二人紛紛出言反對,開始的時候,他們是被孫浩晟許以的利益給勸動的,事實上也見到了利益,一年回本,之後淨賺,這屬於很不錯的投資,但是現在竟然要讓他們不拿分紅,全力的去投資,而且還要拿自己企業的利潤去還賬,這他孃的是讓富豪家庭瞬間變成普通老百姓啊,再說了,四百萬加上債務轉移,這麼好的條件都要拒絕,難道腦子壞透了嗎?
“老孫,生意歸生意,但是作為朋友,我不得不勸你一句,不要賭的太大,小心把自己給摺進去。另外作為朋友,我也不想瞞著你什麼,我和老李已經決定了要將股份轉讓給盛宣懷了。”(未完待續。)
498: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運通公司的股權問題並不複雜,孫浩晟出資七十萬,佔據百分之三十點四的股權,老錢出資五十萬,佔據百分之二十一點七的股份,老吳同樣出資五十萬,佔據百分之二十一點七,老李和老趙各出資三十萬,各佔據百分之十三。
五位股東加起來一共二百三十萬的本金,股權總數為百分之九十九點八,餘下的百分之二的股份,是幾人前期就說好的,這百分之零點二的股份分紅,將用於為優秀員工發放福利,這一點所有人都沒有任何的意見。
而孫浩晟是幾人當中佔據股份最多的,是第一大股東,所以在公司裡佔據著絕對的主動權,雖然老錢和老李的股份加起來要超過孫浩晟,但是老吳和老趙兩人卻是跟孫浩晟站在一起的。
而如果老錢和老李兩人出售股份給盛宣懷,那麼也就意味著盛宣懷將擁有百分之三十四的股份,將取代孫浩晟成為運通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而第一大股東是有注資權的,在第一大股東提出注資的時候,如果能夠獲取百分之五十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同意,那麼其他股東就必須按比例進行注資,否則將自動稀釋其擁有的股份。
也就是說,孫浩晟加上老吳兩個人只要加在一起要求注資,那麼其他人就必須要跟著注資。而一旦盛宣懷成為第一大股東,除非所有人都否定注資,但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否定了就意味著公司將繼續陷入瓶頸,引入新股東將沒有任何的意義。
但是盛宣懷可是財大氣粗的人,如果他直接要求注資二百三十萬或者四百六十萬該怎麼辦?那時候他們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