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之所以放棄放棄扶立阿史那氏汗裔的傳統國策,果斷地採取承認蘇祿政權的新方針呢?其奧秘在於大食的興起。
從719年安國國王還有727年吐火羅葉護所上的《請討大食表》上的內容:“……伏乞天恩慈澤,救臣苦難,仍請敕下突厥施,令救臣等,臣即統領本國兵馬,計會翻破大食。”“又承天可汗處分突厥施可汗雲:“西頭事委你,即鬚髮兵除卻大食。”其事若實,望天可汗卻垂處分奴身……”可以看出,唐朝與突騎施蘇祿可汗之間應該是有過約定的。
4,唐朝和蘇祿可汗合作時期,西域大事件。
開元六年(718年)大食將加拉赫統兵北征,於河中北部得勝,並己準備侵入大唐領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圍,經過償付贖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開元十年,吐蕃大軍攻打唐朝屬國小勃律,北庭節度使張孝嵩率疏勒副使張思禮以步騎四千救援,大敗吐蕃軍。
開元十一年,大食呼羅珊已易將穆斯稜,往任之初即興兵攻東拔汗那,突騎施奉詔出征,大破之。
開元十二年,大食再犯東拔汗那,蘇祿復大破之,其將穆斯林·本·賽義德·艾爾一吉拉比僅以身免,史稱“渴水日之戰”。導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諸國復歸於唐,從這時候開始,突騎施開始佔據河中之地。
開元十五年(727年),呼羅珊易帥阿什拉斯,河間地區盡叛,蘇祿乘勢進擊,克布哈拉,逐阿拉伯人於阿姆河南,前鋒一度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