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對此並不感興趣,他擔心的只是自身的安危,“卿有何計?”
金軍東來,秦石昌和上次江陵對峙遼軍一樣,早嚇得六神無主,想要逃到海邊去了。
蕭清巖對他家主君的脾氣也摸得清楚,這一次若不是他攔住,魏帝大概又要來個“遷都”了。
蕭清巖又能有什麼辦法?
可憐蕭郎一身才略,風雅若子都,此生卻是來給魏帝來收拾亂攤子的命。
“陛下且稍安勿躁,總之決不能引遼軍南下。”
上一次都被人打著進門戶到了江陵,這一次決不能再讓人進家門了。
找盟友趕走外敵?做夢呢,要遼軍剛打跑戰勝了金軍,轉眼就趁機南下,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就算不趁機南下,遼軍平白無故的,憑什麼不得半點好處給南朝收復失地呢?就為了所謂的結盟?所謂的大義?或者,所謂的翁婿情?
遼、魏之前還是兵戎相見的敵人,都負有吞併對方的野心。
其他人蕭清巖不知道,高津予這位表哥他生來就不是做慈善的。
南朝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不可能靠得了任何他人。
蕭清巖想得也很透徹,這會兒逼得蕭郎都感染上了些亡命之徒的暴戾。
志士仁人,大家都盡心地為國而爭吧。朝中中流砥柱們更不放著魏帝去“遷都”——真的到了亡國的那一刻,哪怕拖著這位皇帝自殺,也總是個皇帝“殉國”,而不是皇帝扔下民眾逃跑。
秦石昌實在被逼得無法,乾脆也鋌而走險:約定與金人結盟一同打遼國。
結盟訊息未大範圍傳播,北朝在南卻亦有眼線內應,魏帝欲要捨棄遼國而與金人結盟的訊息也最終被北朝上層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戰事概括——我已經盡力把這些步驟省略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