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頭,彷彿抓到了關節之處,瓜爾佳氏抿了口茶水,“我聽過一個典故將給四爺聽聽,兩名將軍同時打了敗仗,被皇上呈上摺子請罪,一人寫到屢戰屢敗,無言面君,另一人寫著屢敗屢戰。。。”
“次序嗎?”
胤禛眼前一亮,“次序,對。。。是次序。”
瓜爾佳氏欣慰的一笑,孺子可教,四阿哥是聰明之人,謀臣擇主,不僅僅是言聽計從,最為重要的是輔佐之人不能是如何點都點不透的庸才。
“白蓮教餘孽併為掀起太大的風浪,難以取信皇阿瑪。”
“四爺不記得神蹟了?”
“是佛祖座前的護法金剛?”
胤禛本質上極為相信吉兆祥瑞,瓜爾佳氏說過:“雖然是護法金剛,然傳到京城裡沸沸揚揚,神蹟可用在白蓮教身上,神蹟示警,江淮一旦動盪,江南不會安穩。”
胤禛明瞭,哪怕是護法都不是他此時能承擔的,“爺明白了。”
瓜爾佳氏起身說道:“我再去看一眼四福晉,有了身子她更願意睡覺了,真是怎麼都叫不醒,她從小讓我嬌慣得,請四爺多擔待些。”
“嗯。”
瓜爾佳氏想說李氏宋氏給舒瑤請安賀喜的事,話在口中轉了三圈,她嚥下了並沒出口,如果這等小事都需要她來解決,女兒也太沒用了,她並不知道舒瑤的公平心思。
瓜爾佳氏去看舒瑤後,胤禛捏著太陽穴,先說白蓮教餘孽作亂,動搖大清根本,再說貪官汙吏貪汙修建河堤的銀子,如不懲治,百姓雲從白蓮教,大清江山危矣。
“不徹底肅清貪官汙吏,如何平民憤?一旦白蓮教藉助神蹟生事,江南必亂,臺灣比反,一旦同福建前明餘孽串通一氣,大清半壁江山會重陷戰火中,兒臣懇請皇阿瑪決斷。”
胤禛跪在康熙面前,將手中的證據呈現給康熙皇帝,“如不是他們貪贓枉法,貪汙修河款項,哪會引得百姓聽信白蓮教妖言惑眾?兒臣聽聞前明朱三太子現身江淮沿岸。”
康熙看著手中的賬本,冷然道:“殺,朕殺盡貪官,一正民心。”
ps瓜爾佳氏同舒瑤不一樣,她是強勢不甘寂寞的女強人,舒瑤是米蟲,如果康熙皇帝不將舒瑤指給胤禛,瓜爾佳氏也沒機會同他糾纏上,一切只能說是康熙自找的。看的爽的親,投兩張粉紅,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雙更,明天保證雙更。
第二百五十六章 哈皮
第二百五十六章 哈皮
“皇阿瑪聖明。”胤禛低垂下腦袋,嘴角翹起。
康熙皇帝本沒打算將所有的官員全都誅殺,如瓜爾佳氏所想康熙擔心攤子鋪得太大,最近幾年康熙皇帝每次硃筆判死大多會慎重些,殺戮過重有損他的聖明,然此番不同,再多的官員他也得誅殺,在大清江山面前所有人都微不足道,另外康熙帝不相信貪官汙吏能改過,他們既然敢貪汙治理河堤的銀子,在別處為官同樣如此。
大清同元蒙一般,是外族統治中原,治理漢人,康熙帝可不想被漢人的義軍趕回關外去,他一心對西北用兵,一是他的驕傲不准許大清裂土,二是讓天下漢人知道,大清的領土比前明還要廣闊,大清是強大的,也有利於他主政天下。
然兩淮一旦動盪,江南危險,胤禛是他的兒子,康熙帝是相信胤禛所見的,一旦大清半壁江山重現戰火,西北苦寒之地,哪裡趕得上江南要緊,康熙對吳三桂當時叛亂記憶很深,當他們快被趕出關外時,康熙也曾經後悔過削藩之舉,吳三桂是漢人的叛徒,不會得到太多的人支援,但朱明王朝。。。康熙帝不得不多想。
遂康熙罕見的雷厲風行,派遣御前侍衛去各地捉拿貪汙淮河修建河堤的官員,雲貴總督等等高官落馬,牽扯出好多弊案,身上不乾淨的官員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
“萬歲爺主要的精力會放貪汙修建河堤款項的官員身上,其它的不過是摟草打兔子。”
瓜爾佳氏又來四貝勒府看望舒瑤時,被胤禛請到了書房,瓜爾佳氏品了一口茶,淡淡的道:“水清澤無魚,大清官員不易,應酬多,走禮多,他們當官總不能讓家眷同百姓的日子一般無二吧。萬歲爺此舉頗有深意,告訴滿朝百官,什麼銀子不能動。”
胤禛眸光陰暗了幾分:“不能肅清貪官?”
“不能。”瓜爾佳氏肯定的回道:“人有七情六慾,四爺,沒這些還是人嗎?”
瓜爾佳氏看出胤禛有點迷茫,暗自嘆了口氣,女婿不僅性子容易急,還有些嫉惡如仇,這些如果放在尋常百姓身上,是優點,然上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