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商 作者:

馮虞越聽越覺著李東陽似在敲打自己忙說道:“閣老之言。可說是推心置腹語出至誠。虞一定設法帶。

想來那些海商只要誠良為泯。必會將閣老的話牢記在心。”

“那就好。”李東陽又換上一副笑臉。國城啊。老夫有時便想。國城你如今已是功成名就富甲天下。說句志的意滿也不為過。可偏偏是如此年輕。日後總不成就此歇下享清福了吧?”

馮虞心裡說道。這還是變著法子探我的底啊。口中便應道:“虞雖有小成。心中卻仍有期。說來不怕閣老笑話。說起商。虞想成當世範;說起為官。虞想做大明霍姚。為我中華開疆闢土。也賺個彪史冊。”

李東陽點頭道:“志可嘉。不過。兵者。國之事也。窮兵黷武。須防秦|前車之鑑。你可曾想。為何歷朝歷1定鼎之後。無不偃武修文?”

馮虞答道:“創業容易守業難。謹慎守成也是難免。此外。勞師遠征難免勞民傷財虛擲|力。”

“原來你心中都已數。那為何……”

“若能以戰養戰。以強兵而求富國。脫開治亂迴圈。求的大明不朽基業。閣老還會排斥用兵麼?”

“能有這等事麼?”

“事在人為。”

“如此說。老夫倒要拭目以待了。”

馮虞衝李東陽一笑。抱拳道:“定不令閣老失望。對了。此次剿賊戰事。閣老有何指教?”

李東陽大笑:“這個如何來問我。老夫也就是磨磨嘴皮動動筆的功夫。打仗。差的遠了。老夫若是當真在行。就不會放馬中錫張偉那兩個飯桶出去丟人啦。一句話。該怎打。就怎麼打。手去做。後頭有老夫擔待。莫要擔'有人掣肘。”

馮大喜謝過李東陽。隨即起身告辭。卻給李東陽攔了下來。“吃過飯再走。若是沒記錯。你這是第三回到老夫家中。每每來去匆匆。不知道的還說老夫小家子氣。碗飯都不肯管。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今日就在這裡隨便吃幾口再走不遲。莫要駁老夫顏面哦。”

馮虞一臉苦笑。今日與這老狐狸過招滿背的冷汗。實在是費力。不過話說到這份上。馮也實在不好再說些推託之辭。

這頓飯雖沒有什麼山珍海味。卻也是有魚有肉。吃來頗有滋味。看來這位李閣部於飲食之道還頗有些小講究。

兩人山南海北地一陣閒聊。便說到馮經營地大堂等諸般產業上頭。李東陽好奇地問道:雖有一通百通之語。可畢竟隔行如隔山。國城。你如何能做起這麼多產業。|不做則已。一旦做起來。皆是好大買賣。”

馮虞細想了想。說:“閣老。歷來說起商人便是一句無商不奸。其實。做生意講究並不此。賤買貴賣的道理哪個都懂。可哪處的貨賤販往何處賣貴。如何運貨省錢又不誤事?眾人一道經營如何能讓四方賓客單進你家店。進了店如何引人解囊?這都是講究。此外。如何拿捏刁鑽客戶。如何應對那些貪官酷吏地痞無賴。如何讓店夥賣力幹活。如何與同業一拼高下……難哪!不過。若是能通曉其中奧妙。還真是一通百通了。”

李東陽嘆道:“不容易啊。果然行行皆有學問。自從劉六劉七亂起。老夫便總在琢磨。千百年來。歷朝歷代莫不重農抑商。為何每到中世。流民起事便此起彼伏。國家敗多肇因於此。唯宋代不抑商賈。偏偏民亂不成氣候。想不通啊。”

第二百八十四章 鐵壁合圍

三月的江北。滿目色。開封府大堂上卻充滿有如寒冬之氣。馮坐在帥案後一臉狠戾。堂左右上百名文武官員一個個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馮身後捧劍官眉肅立。懷中抱的卻是一隻空劍。

此時。親兵團長賴時亨手捧天子劍。大步流星進了大堂。高聲道:“罪官斬。末將交令。”緊接著。餘名親兵魚貫而入。將十幾顆人頭拋在眾官員的面前。

馮虞示意捧劍官收劍入鞘。緩緩掃視了一圈兩廂三司州府參遊都守。灼灼的目光逼的這些平日裡尾巴翹上天的官將們個個恨不的將腦袋夾進中。一些膽小的。聞著屋中的血腥氣。兩股戰。

好一會兒工夫。馮終於開口說道:“諸位。本官初就任。本不想開殺戒。只是這半年剿匪戰事荒腔走板。我官軍數倍於流賊。卻屢屢讓其走脫。荼毒四方。皇上多次震怒。幾回嚴旨切責。不見效。文武嬉。貪財怕死。不幾顆腦袋讓諸位醒醒。看來是不成的。”

頓了頓。馮虞又說道:“這一回。本官連殺一參二遊一府五都司四知縣。或許有人正在腹誹本帥殺人太多。行事太狠。不知諸位可曾聽聞。那馬中錫貴為督師。怯戰縱賊。下獄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