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1 / 4)

小說:三國秦皇 作者:那年夏天

“諸位,這位壯士乃是大漢宗室之人,劉劉,字玄德,今ri來投,本盟主心中甚慰,天下還是有諸多豪傑念及漢室,諸君當共同努力,討伐不臣!”

為了照顧劉焉的面子,眾諸侯還是對劉備勉強一笑,可是對劉焉言語中的意思,他們不敢苟同,漢室已經被滅了,現在誰還真的是為了所謂漢室,都是為了自己罷了。

劉備卻似乎沒有看到諸人的無所謂,隨即說道。

“劉備人微言輕,但是心中依舊有熱血在沸騰,黃巾作亂,百姓民不聊生,在水火中掙扎,備一路隨行公孫瓚將軍,心中每每不忍見此慘狀,備也曾遊歷天下,結交豪傑,曾經發下大誓,今生必定盡區區尺骨,奮戰於民,救諸民於水火,雖死無憾矣!

怎奈,備位卑之人,未能有大功德,微末之中難以為繼,此次前來只願七尺之軀能有所為,為諸位將軍馳驅開路,掃平前路障礙,拯救天下黎民之重任還依賴諸位將軍高義,備嘗渴望沙場殺敵,馳騁刀鋒之間,雖九死吾亦往矣!若諸將軍憐備心中所願,賜三尺長劍,備感激涕零!

備深知諸位將軍德行高遠,沙場點兵不在話下,值此天下危亡之際,諸位將軍奮起投戎,提三尺長劍下安黎民,上保天道仁義,功德無量,都是一方父母,百姓無不感恩戴德,來世銜草結環以報諸位將軍之大恩。備每每想到這些,心中難以自持,期望有朝一ri,能為諸位將軍盡綿薄之力,牽馬提刀,今ri有幸見到諸位將軍,實乃備之大幸也!

上天可表仁義之師,聯軍有諸位將軍左首,勢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此乃天下執幸!芸芸蒼生之幸!備嘗念及諸位將軍勞苦功高如此,恨不得左右以待,為諸位將軍馳驅,今ri前來,還望諸位將軍感備之願,惜備拳拳之心,若有來世,備願銜草結環,以回報諸位將軍大德!”

劉備邊說邊哽咽yu泣,好不感人,眾諸侯都被他這一刻的言辭感觸,都沒有想到這人居然有如此大智慧,大德行,甚至老好人陶謙雙眼通紅,已經被這一番言辭感動不已,恨不得促膝長談,同榻而臥。

只有寥寥幾人似乎並不以為然,其一乃是袁術,其二董卓,袁術看得出這人何其虛偽,言辭雖然懇切,但是句句都像放屁,溜鬚拍馬,只想要得到好處。

至於董卓,這廝看都沒有看他一眼,董卓xing烈,敬佩的皆是英雄豪傑,刀鋒不虛之輩,如同呂布這樣的人,劉備此人贏弱不堪,儘管面目可是,但區區皮囊怎能成就大業,因此對他而言看上一眼都會汙了他的眼,索xing視若無睹的好。

但是不得不說,劉備感言至深,情真意切,其餘諸人或多或少受其所感,心中都有些共鳴,算是認同了他的存在,認同了他宗室之名,不過這又如何!

劉焉也發現劉備大才,心中收入帳下的**更勝開始,於是驅寒溫暖不在話下,眾劉氏宗親之人盡皆對他刮目相看,熱枕以待,劉備算是達成了願望。

只有一人眼中寒意不減,那就是公孫瓚,劉備此人心思謹慎,言語多是煽動人情,不自覺對其產生好感,公孫瓚對這樣的人很不感冒,其帳下田楷等人皆是叫他遠離此人,言及此人大志,甚是不簡單。

公孫瓚若不是估計同門之禮,早就驅之門外了,此時有看到這番,公孫瓚心中有些jing示,居然言辭之間就能和這麼些諸侯打成一片,劉備果真不簡單,若是給他一方天地,將來必成氣候,念及此處,公孫瓚暗暗提防劉備。

由於有公孫瓚率眾來投,之後又陸續有小股人馬慢慢趕到,劉焉作為盟主,大手一揮,決定為眾人接風,大擺酒宴洗塵慶祝。

酒酣胸膽,聯軍大寨,尚未開戰就已經大肆慶祝了,有識之士都認識到前景堪憂,不過自家主公又都有主張,他們也無可奈何。

值此之際,洛陽城中,張寶最終決定還是依照王帆之計,暫避鋒芒,退守青州。只不過在臨走之前,張寶決定縱兵三ri,以激勵士氣,王帆見狀,百般勸阻無效之後,心中滴血自愧不已,看著肆意的張寶,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飲其血,拆其骨,將之挫骨揚灰,心裡更加下定決心一定要叫張寶償還這一切!

王帆現在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張寶對他信任百分,由他打理著黃巾撤退的一切事情,而王帆得知聯軍行為之後,心中暗歎不足與謀之人,好在自己沒有將希望放在這群人身上。

一切準備就緒,天國黃巾在張寶這個皇帝發下兩道聖旨之後,開始悄無聲息的撤退。

第一百七十章 先鋒公孫瓚

宴席之後,劉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