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沒有再回公孫瓚處,不得不說他是一個聰明且知深淺的人,劉焉也樂得如此,在他看來劉備此人可當大用,又是漢室宗親,比一般人可靠一些,至此亂世之際,為何不用,於是再三邀請之下,劉備欣然接受招納,在劉焉帳下做了一個軍司馬。
大宴結束,終於要進行大戰征伐了,劉焉下令擂鼓聚將,行軍大寨議事。
眾諸侯列座,劉焉大刀闊馬,滿臉嚴肅立在眾人之上。
“諸位將軍,黃巾亂賊擾亂天下,諸位一起起義兵討伐,值此之際,當有前鋒大將,誰願領此重任?”
眾人相互看了看,這先鋒說好有不好。
要是黃巾不堪一擊,聯軍可以一觸即潰的話,那先鋒將軍所得利益就大了去了,但是同樣,若是事實不是這樣的話,那先鋒將軍帳下勢力勢必會巨損,畢竟黃巾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覆滅四百年的漢室江山,誰知道是黃巾們太強,兵鋒太銳,還是漢室太弱,不堪一擊。
在座的都是老jiān巨猾的老狐狸,誰都不願意去試試水。
看到眾人盡皆沉默,劉焉的面上有些不好看,可是他又不能直接任命,要是人家接受了倒還好,要是不願意接命,那到時候對他的打擊可就大了,作為盟主的威信將會一朝崩塌。
在劉焉眯著眼睛四處尋覓的時候,身後的劉備卻是一臉微笑,似乎早就已經預料到這種局勢,不過他卻把目光轉移到了公孫瓚身上,他知道公孫瓚此行就是為了撈得名聲的。
果然,他看到了公孫瓚眼裡的悸動,劉備不作聲sè,神秘的笑了笑。
“末將公孫瓚願領兵前往!”
一個鏗鏘聲音打破了諸侯們的沉默,故作思慮的他們打眼望去。
公孫瓚一聲白銀亮甲,雙目含威堅定,腰挎戰刀,對著劉焉行禮道。
原本一臉怒憤,面sè難看的劉焉好想聽到了天籟之音,猛地轉頭看著公孫瓚,似乎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昨ri他回去之後,才發現自己在盟軍大寨似乎有些興奮過頭了,公孫瓚才是主將,他居然一時高興給公孫瓚撇在了一邊,這讓他後悔莫及,尤其是知道袁術對公孫瓚的結交之後,心中悔意更甚。
畢竟能做到盟主,袁術的讓步很大程度上起了作用,儘管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劉焉可不覺得這是袁術心地好,而且據劉備而言,他只是和公孫瓚有同窗之誼,那三千騎兵都是公孫瓚的,他自己卻白白推給袁術三千jing銳騎兵,他悔之不及。
所以看到公孫瓚請命,劉焉覺得是很不可置信的,就算劉備已經給他說過,要是諸侯們都不願意做先鋒,公孫瓚一定會,可是劉焉心裡還是沒有底,此時看到公孫瓚。
劉焉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立即答應,而是轉頭看著劉備,他不知道劉備是怎麼確信的,可是現在事實是劉備真的說對了,他心中的悔恨在這一刻減少了許多。
兵馬益州不少,可是這種智謀型人才,劉焉就不多了。
“末將請命先鋒將軍!請盟主答應!”
公孫瓚看到劉焉的樣子,心中暗惱不已,這個時候他居然無視自己,實屬可惡至極,因此說話間語氣愈加冰冷,自己為你解了圍,你還置之不理,公孫瓚能舒服了就有鬼了。
劉備見狀,心頭一震,這劉焉實在是無知,這個時候居然走了神,看自己幹嘛,我又沒有三千兵馬,就算有,我也不會像那莽夫一樣做什麼先鋒,不過隨即劉備愈加覺得自己機會來了。
這樣的人主政益州,那自己能得到的機會就更大了不是,在暗惱的同時也更加慶幸,不過現在明顯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因為所有的諸侯都看向了自己,劉備不由的咳嗽一聲示意劉焉,眼sè變化。
劉焉終於回過神來,也覺得自己有些不對了,立馬想要營救破裂的關係。
於是,親自捧著一樽酒來到公孫瓚面前,鄭重其事。
“將軍高義,德昭天下,天下人誓不敢忘,請!”
不得不說,劉焉瞎貓碰上死耗子,公孫瓚此行就是為宣告而來,劉焉說得恰到好處,公孫瓚臉上的寒意要少很多,起碼沒有置之不理,若是董卓這類人,怕是早就轉身離開。
不過,在不遠處看著的袁術卻是搖搖頭,從昨ri的交集他看得出來,公孫瓚此人野心甚大,不是甘於人下之輩,起碼在座的人沒有那個能力,三千白馬騎看來是無望了。
不過看著劉焉作秀模樣,袁術嗤之以鼻,在座誰不是梟雄式人物,豈能被這點小恩小惠打動,而且,劉備此人怕是不簡單啊,似乎想起什麼,袁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