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鐵血巴方 作者:天淨沙

群,其圖騰崇拜驚人的一致:他們都崇蛇!

先看巴人。最初,巴人崇虎之風不盛。和“巴”字聯絡最多的是“蛇”。蛇,簡直就是巴人的形象標誌:

“西南有巴國,有黑蛇,青首,食象。”(《山海經•大荒北經》)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山海經•海內南經》)

《山海經》對“蛇”情有獨鍾,一共出現過115次。許慎在《說文•巴部》說得很明白:“巴,蟲也,或曰食象它,象形。”古人認為,巴人崇蛇,即以蛇形為名。有人認為,《山海經》是苗蠻人的作品,甚至有可能是巴人口授的一部“巫師手冊”。

有趣的是,苗蠻民族也自詡為蛇的後代。《說文》對“蠻”的解釋是:“南蠻,它種”。對“閩”的解釋:“東南越,它種”。“它”是蛇最初的象形字,本意就是“蛇”。按許慎的說法,“蠻” 和東南沿海的“閩”都是以蛇為圖騰的民族。民族學家認為,古老的氏族都是以本族的圖騰命名的。因此,蠻的本義為蛇,而後才是族稱。

事實上,作為苗蠻之祖的伏羲和女媧,一開始也是以半人半蛇的形象出現的。《三皇本紀》(唐•司馬貞《補史記》)裡說過伏羲“蛇身人首,有聖德”,《太平御覽》等一些著作中也有類似記載。

問題是,《山海經》中與巴有關的蛇,都極為怪異。簡單地說,是大得可怕!人們都不相信有那麼大的蛇。連屈原都問:“靈蛇吞象,厥大何如?”(《天問》)

幾千年來,人們試圖為“巴蛇食象”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結果卻莫衷一是。有人望文生義,說“巴蛇”是一種極碩大的蟒蛇,大到能吞下一頭“象”,“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話即由來於此;也有人從圖騰崇拜角度,說“巴蛇食象”是巴人圖騰的誇張描寫;還有人推測,這是古代“巴族”吞併“象族”的戰爭記錄,等等。筆者倒以為,“巴蛇”的原型,極有可能就是古時被水流沖刷後裸露於河床的某種大型食草類恐龍骨骼化石。長江流域降雨豐富,常遇洪水沖刷,出現這種現象的機率較大。

“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自古以來,巴蜀地區、雲貴山區及鄰近的三峽一帶,就是中國境內恐龍和古生物化石分佈最為集中的地方。這裡出土的“龍骨”,曾被視為上品。南北朝時期的著名藥物學家陶弘景,曾提到龍骨“多出益州梁州間,巴中亦有”(《本草經集註》),他講的益州和梁州,指的是魏滅蜀漢以後將原蜀漢故地分解而成的益、梁二州,實際上就是秦嶺以南巴人居住的地方。古籍記載,這一帶的“龍骨”之多,令人稱奇——“晉、蜀山谷……隨地掘之,盡皆龍骨,豈真龍之骨有若此之多,而又皆盡積於梁、益諸山也”(明•《本草匯言》)。

當洪水退卻,或遇山體滑坡,那些侏羅紀時代留下的、綿延數十米的古動物脊椎遺骸便裸露出來。有經驗的獵手,會輕易分辨它們與普通岩石的區別。古籍不乏這樣的記載:

“五城縣……有水通於巴。玄武山……在縣東二里。其山六屈六起。山出龍骨。雲龍升其山,值天門閉,不達,墮死於此。後沒地中。故掘取得龍骨。”

——(《華陽國志•蜀志》)

“五城縣”即今四川德陽市中江縣。這是我國曆史上發現恐龍化石的最早記錄!

可以想見,我們的先輩們在最初見到這種龐然大物時,經歷了怎樣的心靈震撼!古代巴人在現實中沒見過如此巨大的動物,而當時龍的概念還尚未形成,只能認為是大蛇。因為對其大小難以度量,聰明的巴人就用更常見的“象”作為參照。“巴蛇食象”四個字,實際上是巴人留給後人的一張對比圖片!而“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這句話,也成了後世迷信“龍骨”治病的理論依據。

蛇是十分常見的動物。如果僅僅是地頭之蛇,把它安在大神伏羲身上,並不見得如何恭敬,除非這種“蛇”十分特別,或者現實中根本看不到!“因風而化蛇,乃漸成為龍”,聯想到前面對“巴蛇食象”的解釋,我們若有所悟:也許巴人和苗蠻所崇拜的,並不是普通的蛇,而是古人們在恐龍骨骼基礎上附會出來的一種超越現實的神靈——龍。因巨骨而聯想到大蛇、因大蛇而附會為蛟龍,恐怕是中國人對“龍”的最初印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